從招商證券、中信證券以及中金公司(601995)等各大券商對明年的市場展望來看,A股自今年四季度到2021年上半年仍處在典型的復蘇期。內需推動下的復蘇正進一步深化,圍繞“十四五”新規劃所帶來的各項紅利將持續釋放,新制造、新消費等將成為布局重點。
臨近年底,各大券商機構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相繼出爐。從招商證券、中信證券以及中金公司等各大券商對明年的市場展望來看,A股自今年四季度到2021年上半年仍處在典型的復蘇期。內需推動下的復蘇正進一步深化,圍繞“十四五”新規劃所帶來的各項紅利將持續釋放,新制造、新消費等將成為布局重點。
結構性復蘇行情延續
從整體策略來看,多家券商普遍對明年市場持中性或偏樂觀態度。高盛最新發布的2021年中國股市策略展望報告預計,滬深300指數將上漲15%。
華西證券(002926)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考慮到改革紅利釋放、上市公司業績呈現結構性亮點等諸多因素,預計明年A股指數由估值驅動切換為業績驅動為主,上證綜指有望在3200-3800點位區間。太平洋證券也認為,2021年A股從估值驅動轉向業績驅動。預計2021年上證綜指頂部區間在3500點-3800點,下行底部或在3000點。
中信證券預計,明年A股行情將分為輪動慢漲期、平靜期、共振上行期三個階段。具體來看,從跨年到明年二季度中,市場都將處于輪動慢漲期。在此期間,國內基本面明確修復;海外基本面預期隨著宏觀貨幣環境偏松、政策事件密度高等因素影響,市場動能較強。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市場整體處于平靜期。在此期間,基本面預期上修已比較充分,內外貨幣政策正?;蔀殛P注重點,全市場注冊制改革落地,市場相對比較平靜。進入四季度,市場將進入共振上行期。
從資金面來看,中信證券預計明年A股凈流入資金7000億元,公募、保險、外資是主要來源。當前銀行理財產品處于換軌階段,渠道在權益類公募產品發行上依然積極,預計全年凈流入8000億元。中金公司王漢鋒策略團隊也預計,2021年公募基金的新募規?;蚺c今年大致持平,為權益市場帶來6000億元至70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
此外,作為“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2021年我國將加快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步伐。中金公司認為,外資對于人民幣資產的持有意愿有望進一步提升,并帶來資金流入,預計外資凈流入規模大約在2000億―3000億元左右。
對市場資金構成分流的主要渠道仍集中于產業資本減持和IPO方面。中信證券指出,產業資本基于較大的解禁規模繼續凈減持,預計全年凈流出3000億元。另外,隨著全面注冊制逐步落地,全年IPO的資金分流預計4000億元。
布局“十四五”主題機會
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減退,中國市場增長將進一步復蘇,企業盈利增長將成為帶動市場走高的主因。圍繞“十四五”規劃的政策紅利,新制造以及新消費則成為機構新一年布局的三大主線。
招商證券強調,明年產業趨勢最強主線來自于“十四五”規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年規劃釋放的政策紅利。高盛也在2021年策略中建議整體增持在境內和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股票,并強調“十四五”將是高盛明年重點關注的中國長線投資主題之一。在輪動慢漲期,中信證券也建議堅持配置順周期品種,并兼顧“十四五”相關主題。
重點布局“十四五”相關主題機會之余,中金公司認為,當前中國制造業借助“大市場、大長全的產業鏈、大基建、人才紅利”等四大產業優勢,正在從“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弱品牌”(“三低一弱”)的傳統中國制造,逐步實現相對“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強品牌”的產業升級。在通信設備、智能手機產業鏈領域,世界已經初步認識到中國制造的競爭力。類似競爭力則可能進一步在更多制造業領域展現,包括家電、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工業自動化、工程機械等。這些趨勢也將在2021年繼續演繹,呈現中長線投資機會。
東北證券指出,消費和科技仍是2021年中長期主線。消費和科技今年中報以來的盈利優勢預計明年仍可持續,從盈利估值匹配角度,醫療器械、通用機械、電子制造、白色家電、醫藥商業等行業值得重點關注。
興業證券指出,隨著經濟進入全面復蘇狀態,2021年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諸如金融、航空、演藝、酒店等有可能在2021年基本面出現較大改善的領域。同時,在從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過程中,科技競爭“卡脖子”領域,如半導體、軟件設計、高端設備等方面是一個確定性方向。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