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轉型的變革正在資本市場上演。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國民經濟傳統支柱型行業集中的滬市主板,行業積極節能減排,部分行業初步探索出綠色低碳轉型的具體規劃和發力點。
踐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理念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ESG正成為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抓手,也是評估企業綜合水平的關鍵標準。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在雙碳目標下,滬市主板行業積極轉型,走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其中,傳統“兩高”行業采取措施節能減排。
在重要行業中,化工行業改進生產工藝,探索低碳生產方式,電力行業持續增加清潔能源發電量,減少“兩高”產能。如萬華化學通過實施技術改造,提高蒸汽回收率、降低蒸汽損耗率,從而削減了二氧化碳的間接排放;華能國際持續強化碳排放統一專業化管理,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及存量火電節能降碳情況,測算并下達單位電量(含火電及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強度考核目標,確保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不斷提升清潔發電水平。
傳統“兩高”行業,即高污染和高耗能產業,持續探索減碳發展。其中,煤炭采掘行業龍頭公司中國神華探索碳捕集技術研究與應用。上半年,其子公司錦界能源15萬噸/年燃煤電廠燃燒后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項目投運,為我國燃煤電站推進實現“近零排放”提供了技術支撐。
這只是轉型第一步。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接下來不同行業在ESG轉型之路上的發力點和側重點有所不同。
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造綠色油氣田、綠色煉化產業、綠色儲運體系、綠色技術支撐將成為石油化工行業邁向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路徑。南鋼股份董秘唐睿表示,鋼鐵企業在ESG轉型過程中首先是完成國家對超低排放、“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接下來,鋼鐵企業要把握住ESG轉型過程中的工藝流程變革、技術革命、智能化升級、數字化轉型等機遇,引領傳統制造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發展。
ESG轉型投入構建“護城河”
隨著ESG越來越受到市場重視,上市公司不斷加大ESG轉型投入,并把綠色低碳作為企業打造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內容。
以環保行業業績為觀察角度,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滬市主板環保行業近30家公司合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40%;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25%。其中,26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上升,21家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上升。
專家表示,正是因為企業層面重視環境治理、增加環保投入,環保行業才能業績向好。
“我們對ESG轉型投入與研發投入同等對待,均列入公司年度投資預算。”唐睿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ESG轉型投入有助于塑造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國內外客戶理解并支持公司的ESG轉型投入,優先選擇我們的‘責任產品’,這將會為公司帶來可持續回報。”
“低碳冶金是公司以及鋼鐵行業在生存和發展中的必經之路,相關投入是未來健康穩步發展的基石,對公司經營具有正向推動作用。”寶鋼股份相關負責人說。
不過,部分上市公司在ESG轉型途中投入較大人力、財力,導致短期業績承壓。市場人士認為,從長遠看,此舉符合可持續發展方向,利于形成行業競爭優勢,逐步構建“護城河”。
與此同時,雙碳是一個長期戰略目標,需穩步進行。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強調,“我們不搞運動式碳減排,中國石化自身的雙碳目標綜合考慮了公司短期效益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等因素,在推進過程中將因企制宜、循序漸進,我們將掌握好轉型發展和經營效益的平衡。”
華寶基金總經理黃小薏表示,注重ESG全方位發展的企業,長期來看,一定能夠獲得優良財務回報,經濟指標優異。如果是上市公司,這些財務回報能夠傳導至股價,為投資人創造較好收益。這在理論及實證層面均得到了驗證。
持續完善ESG信息披露指引
數據顯示,2020年,600余家滬市公司、450余家深市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或ESG報告。而A股上市公司數量超4000家,這一披露比例還有提升空間。
證監會上市部主任李明近日表示,證監會研究健全ESG信息披露制度取得階段性成果。ESG信息披露既要積極也要慎重,要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積極穩妥推進。
目前ESG信息披露和ESG評價體系中還存在一些有待市場討論的“難點、痛點”。
寶鋼股份相關負責人稱,ESG相關信息披露可能涉及較多環保、碳排等數據,要平衡好信息披露與企業經營安全的關系。如果披露要求過于詳細具體,可能暴露企業商業機密,從而在競爭中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此外,對于有多個生產基地的央企,一些環保排放指標需統一披露標準。
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國際市場已形成多個比較成熟、通用的ESG披露標準和影響較大的評級體系,但披露標準和評級指標基本遵循歐美市場的原則和標準進行設置,針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場尚缺少差異化指標設定,這種情形給我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ESG評級帶來非常大的挑戰。該負責人建議,監管部門應加強頂層設計,聯合境內資本市場參與者推動建設形成適應我國國情且為國際投資者認可的ESG披露標準和評價體系,真實客觀地反映我國上市公司ESG管理和績效表現。
18:12 | 宇瞳光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 |
18:12 | 裕同科技:公司主要原材料為白卡紙... |
18:12 | 裕同科技:目前公司從國內直接出口... |
18:12 | 云南鍺業:目前公司碳化硅項目已完... |
18:12 | 云南鍺業:目前公司自有礦山儲量并... |
18:12 | 云南鍺業:鍺晶片主要用于空間衛星... |
18:12 | 浙江世寶:公司目前轉向產品沒有在... |
18:12 | 浙江震元:公司定增項目尚在推進中 |
18:12 | 中兵紅箭: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東... |
18:12 | 中電港:公司iCEasy商城經營正常 |
18:12 | 中國武夷:公司旗下中武電商公司的... |
18:12 | 中國中鐵:公司暫時未有黃金資源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