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侯捷寧 趙學毅 朱寶琛 姜楠 王寧 昌校宇 吳曉璐 何文英 見習記者 朱君
這十年,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取得了非凡成績。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大幅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顯著拓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股票發行穩步推進注冊制試點,交易、退市等關鍵制度得到體系化改善;滬深港通、滬倫通啟動,A股納入國際指數并不斷提升比重,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型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這十年,《證券日報》社全景式記錄下中國資本市場全面改革開放歷程,見證了許多重要歷史時刻,親歷了無數精彩瞬間。本報特制作《資本市場非凡十年·見證》系列專題片,內容詳見證券日報網。
資本市場有一種紅叫“科創板紅”
這次見證故事與三年前黃浦江畔一聲清脆而又綿長的鑼聲有關。2019年7月2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記者有幸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重要一刻——科創板開市。
那一天清晨,上海世紀大道喜鵲登枝,記者到達上交所時,已經人聲鼎沸,場地布置熱烈而隆重,無論是主視覺,還是嘉賓的著裝,甚至于大屏幕,大家都選擇了同一種顏色,那就是紅色,讓記者深深地感受到,資本市場有一種紅叫“科創板紅”。
上午9:29:55,全場集體為鳴鑼進行倒計時,當大家從5喊到1時,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與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舉錘敲鑼,開啟了資本市場發展新篇章。鑼聲響起的同時,首批25家上市企業的開盤集合競價結果揭曉,大屏幕被紅色“霸屏”。
鑼聲響起之后,來到合影環節。幾乎所有的嘉賓在鏡頭前做出了另一個不約而同的選擇,那就是伸長手臂豎起大拇指“點贊”。這是對數以百萬計默默創新的科創企業的點贊,是對“有速度、有溫度、有高度”的科創板的點贊,是對改革創新的資本市場的點贊,是對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經濟最誠摯的點贊。
三年后的今天,科創板已成“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產業集聚和示范效應逐步顯現。不過,未來的路需要一步一步堅定的走下去,相信科創板的精彩永遠都在下一個瞬間!
保護逾2億投資者,我們永遠在路上
2019年5月15日上午,“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啟動儀式在北京市金融街富凱大廈舉辦,這是資本市場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件大事。記者很榮幸參加了此次報道活動,見證了“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的誕生。
截至目前,A股市場投資者數量已突破2億大關。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證券日報》社作為專業財經媒體,一直努力聯通市場各方,見證并推動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落到實處。
2019年5月17日,《證券日報》社主辦的“5·19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從2019年開始,這一公益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年,走過了10個城市,舉辦了22場線上線下活動。
4年多來,在“5·19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活動”上,本報已經陸續發布了三份《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報告》。記者參與了每期報告的撰寫,從每一期報告的撰寫中,深刻體會到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任重道遠。這項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
注冊制:增量向存量市場改革的“關鍵一躍”
2020年8月24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記者非常幸運地收到了儀式邀請函,成為這一歷史事件的見證者。
當日一早,記者乘坐早已準備好的接駁車前往深交所。當接駁車駛入深南大道,匯入匆匆的車流,看著車窗外一座座現代化的建筑掠過,這種視覺上的感受,或者說沖擊,就是在,這里是深圳,一座骨子里帶著改革創新,帶著“敢為天下先”精神的城市。
上午9點整,儀式在當時新任深交所總經理沙雁的主持下開始。到了9點25分,18家企業代表和眾多嘉賓集體上臺,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敲鐘六下,為創業板注冊制時代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當日開盤后,創業板注冊制下首批18只新股集體上漲,為創業板改革和注冊制時代的到來博了一個好彩頭。在此,祝愿創業板、深交所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在深圳“雙區”建設、祖國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中譜寫新的篇章。
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才能夯實經濟基礎
經濟要發展,基礎要牢固,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必然是重中之重。2019年5月份,證監會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上市公司監管的首要目標。當月,《證券日報》社推出“上市公司提質在行動”系列報道。
這一系列共刊發15篇報道,比如益豐藥房,苦練基本功,七年的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35%;東方盛虹,產品差異化,跨界打造全產業鏈;天宇股份,把好環保質量雙關口,把主業做精、做細、做強等等。
通過走訪上市公司,記者發現企業家們特別務實,他們以問題為導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比如專注于軌道交通信號研發的交控科技,研發團隊苦心專研十多年,終于實現了中國信號系統從“0”到“1”的突破,構建起中國自己的信號技術體系和產業鏈,走上了趕超世界先進技術的自主化發展道路。
中國資本市場有近5000家上市公司,他們是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經濟發展越快,就越需要強勁動力,越需要更多上市公司不斷提質增效。作為一名財經記者,將一如既往,見證并積極參與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
滬港通: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成為我國資本市場一件大事。彼時身在北京的記者接到報道任務后,于開通前一日趕到上海,以期親身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17日,記者很早便來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并在第一時間發了條朋友圈,配了兩個字“見證”,成為對這件大事最早的報道。
滬港通開通儀式是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于當日上午9時在上海和香港兩地同步開始。首先,時任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致辭,祝福滬港通順利起航,一帆風順,圓滿成功。同時,時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表達對滬港通開通的期盼。
開通儀式結束后,記者在現場采訪了兩位嘉賓,一位是摩根士丹利的高聞,他說自己很榮幸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并表達了對滬港通開通的祝福;另一位是港交所資深顧問李大鵬,他祝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大門越來越寬敞。
放眼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路會越來越寬,繼續為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活力,為各國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機遇,讓世界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紅利。
中國的糧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穩
第一次見到袁隆平院士,是在2019年10月14日隆平高科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業有限公司的掛牌儀式上。彼時,已年近90歲的袁隆平院士親自掛帥出任公司董事長,這也是他首次在經濟實體中擔任具體職務。儀式結束后,記者有幸對其進行了采訪。
在見到袁老之前,對其有著些許刻板印象,認為頂著“雜交水稻之父”光環的他會是一個嚴謹、不茍言笑的人。但在后續采訪中,發現他談笑風生,非常幽默,溝通起來十分愉悅。彼時,袁老說要以20噸/公頃的水稻產量為黨的100歲生日獻禮。雖然很遺憾他沒能見證這一時刻,但其諾言還是兌現了。
在這些年中,記者也走訪了湖南的不少農業類上市公司,這些企業持續研發投入,為糧食生產做出了努力,有力保障了我國糧食安全。
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657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其中稻谷總產量超4200億斤,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的糧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穩。
從“最重量刑”感受“零容忍”執法威懾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大幅提高,“零容忍”執法威懾力顯著增強。吳承澤因操縱市場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19年,是當時操縱證券市場罪中最重量刑。
記者是在2021年8月中旬獲悉吳承澤操縱市場案一審判決,彼時已追隨這個案子一年半的時間,這也是記者第二次采訪證監會和公安機關聯合查處操縱市場的案件,采訪檢察機關辦案人員的時候,看到起訴書和判決書,都是厚厚的一本,尤其是判決書,有250多頁,里面詳細記錄了吳承澤的歷史案底,其團伙“搶帽子”操縱的前后布局,以及基于該案衍生出來的其他違法行為。最終案件水落石出,也成為資本市場查處的首例利用盤后票進行“搶帽子”操縱的案件。
作為一名財經記者,采訪過程中也切身感受到市場各方對資本市場的重視,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不僅是資本市場監管者的態度,也是公檢法以及市場各方的共識。
盤活萬億元級基礎設施資產的新邏輯
公募REITs雖然是資本市場新面孔,但其對應的底層資產——基礎設施建設早已成為“中國名片”之一。不過,基礎設施建設也有一些短板,如資產較重、建設周期長、社會資本參與度有限等。而公募REITs正是補齊這一短板的有力工具。為了讓投資者更直觀地了解這一新生事物,本報對底層資產進行深入調研報道。
2021年端午節,首批公募REITs上市在即,記者奔赴3個城市進行采訪。記者去合肥調研富國首創水務REIT的底層資產——十五里河污水處理廠,見證生活污水從“濁流”變“清波”的蛻變;去上海走訪華安張江光大園REIT的底層資產張江光大園,看到了其抗經濟周期能力極強的“底氣”,產業園所在的區域集納了逾40萬就業者,在園區內就可完成產業鏈對接,這對企業入駐誘惑巨大;在北京,記者參觀了中金普洛斯REIT的“京籍”底層資產——北京空港物流園,親身感受從機場驅車不足20分鐘貨物便可到達物流園這種便捷的方式。
發展公募REITs市場是我國經濟、資本市場高質量增長的內在需求。記者也堅信,從更長遠的時間維度來評估,公募REITs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
期貨市場在服務國民經濟方面優勢獨特
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大廳里展出一份特別樣品——一塊生豬實物。當日,我國第一個活體期貨品種生豬期貨正式上市。生豬期貨研發用時近20年,開創性地解決了標的標準、交割方式等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期貨市場品種體系日益豐富,規模體量持續增長。期貨期權品種總量“破百”,鐵礦石、PTA等特定開放期貨品種的定價權也愈發穩固。此外,在業務方面,我國期貨市場也做出了巨大創新。
記者曾于2018年跟隨調研團前往東北采訪。面對在田間辛苦勞作的農民,不免發出他們與期貨市場怎么會產生交集的疑問。一位農民老伯伯給出了答案,在有了“期貨+保險”后,期貨交易所幫他繳了保費,同時在收成不好的時候,還能獲得比農業險更多的賠付。
2022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開始施行,這標志著我國期貨和衍生品領域的“基本法”空白得到填補。我相信,未來我國期貨市場將在品種體系、規模體量、國際化等方面取得更高質量發展。
北交所設立進一步完善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2021年11月14日,北交所開市前一天,記者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對其“掛牌”進行了現場報道,直播剛開始,便有1000多人涌進直播間。
“已經有上交所、深交所了,為什么要設立北交所?”“北交所的交易規則是什么樣的?”……參與直播的觀眾們通過一個個切身的問題,展露著對北交所成立的關注。
上午9時,“北京證券交易所”這幾個大字吊裝完成,彼時適值初冬,清晨的暖陽映襯著路邊墨綠些許泛黃的樹葉,與“北京證券交易所”這幾個金黃的大字交織在一起,這個畫面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也成為記者日后與朋友經常交談的話題,“你看見‘北京證券交易所’這幾個大字沒?我可是親眼看著它裝上去的”!
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敲鐘開市。脫胎于新三板的北交所,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其設立意義非凡。如今,北交所平穩運行將近一年,上市公司數量增加至100多家,期待未來北交所能交出更亮眼的答卷。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