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4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匯豐獲悉,匯豐最新發布的“新興市場投資意向調查”(以下簡稱“調查”)顯示,中國新一輪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提振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整體信心,疊加中國科技板塊投資吸引力提升等積極因素,受訪的全球機構投資者尤其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在被問及“預期未來12個月增長速度最快的新興市場”時,有四分之一的受訪機構投資者選擇了中國,該比例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位居首位。
近期,全球股市大幅波動,A股亦回調。在此背景下,多家外資機構認為,中國有足夠的空間來應對外部沖擊,看好AI(人工智能)、消費、高股息等三大板塊。
外資對中國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
調查顯示,將近一半(45%)的受訪機構投資者認為,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對于新興市場前景是最大的利好因素,這一比例顯著高于去年12月發布的上一輪調查中的29%。超過三分之一(34%)的受訪機構投資者認為中國股票市場的前景更為樂觀,高于其他新興市場,且該比例相較于上次調查上升了15個百分點。基于這一看法,中國股票市場被受訪者列為近期在新興市場中的投資者首選。
此外,受訪機構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刺激措施的作用也保持樂觀。他們認為,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這些措施都將對中國的經濟前景帶來積極影響,并有助于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匯豐新興市場研究全球主管MuratUlgen在報告中表示:“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這不僅反映出市場對中國提振經濟活動的信心,也體現了科技板塊投資吸引力的提升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市場對更多經濟刺激政策的期待。”
據了解,此次調查是在2025年1月24日至3月12日期間開展的,125家機構的100多名投資人完成了調查問卷,涉及的新興市場資產管理總規模達4390億美元。
近日,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在匯豐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投資市場展望媒體分享會上表示:“在亞洲,我們看好中國股票,并調高了對亞洲市場股票的配置力度。”
今年以來,摩根士丹利、花旗、匯豐等多家外資機構上調中國股票評級,下調美股評級。
4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從瑞銀獲悉,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Haefele發表最新機構觀點表示,對美國股票的觀點從“具吸引力”下調至“中性”,對中國大陸地區股票保持“中性”。
中國有足夠資源應對一切
面對近期的外部沖擊,外資對中國市場依舊比較樂觀。
富達國際宏觀和戰略資產配置全球主管薩爾曼·艾哈邁德表示,中國的觀念已經發生轉變,政府將重點轉向支持消費,而不再擴大生產能力。中國有足夠的資源來應對這一切。
高盛研究部認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可能加大政策寬松力度,以緩解外部沖擊帶來的不利影響,并促進中國從外部需求向國內消費轉換。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在4月6日的研報中表示,相較于七年前,中國現在可能處于更有利的位置,準備更好地應對外部需求的不利因素。雖因風險事件和獲利回吐壓力牛市可能放緩,但MSCI中國指數、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仍有一定上行空間。在外部風險加劇之際,將繼續關注以國內為重、政策驅動且異質性的投資機會。
聚焦AI、消費等板塊
股市在我國經濟中的戰略地位提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首次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據了解,下一步,國內資本市場將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兩會提出的“穩住樓市股市”的要求,持續用好存量政策、推出增量政策。
對于投資主線,外資機構主要聚焦AI、消費、高股息等板塊。劉勁津認為,A股的策略性配置機會優于港股,在行業配置上繼續偏向消費板塊,并在投資題材上注重優選人工智能受益股、面向新興市場的出口企業以及股東/現金回報題材。
MarkHaefele表示,面對未來幾個月的潛在波動,建議專注于亞洲的投資者配置精選的國有企業,以及金融、電信、公用事業和能源行業中的高股息股票。
渣打銀行在4月4日發布的一份市場周報表示,對于中國,該機構會在回調時增持恒生科技指數。渣打銀行股票策略部主管林景蔚表示,任何此類回調都是增持恒生科技指數(支持位在5000點附近)的吸引水平,而DeepSeek和潛在的政策刺激最終將成為支持因素。
貝萊德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神玉飛表示,4月份,業績期隱含的主線逐漸清晰,相信市場仍將保持韌性,因此本月將重點看好港股新消費對A股映射的低估投資機會;經濟活動步入旺季后順周期行業的投資機會等。
此外,匡正建議投資者以多元資產策略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盡管和人工智能相關的機遇令人矚目,但通脹壓力、全球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及政策不確定性仍然是第二季度全球市場的主要風險。多元資產策略涵蓋跨地域和資產類別的配置,融合多元化投資工具的組合可提供有效的平衡作用,幫助投資者在把握增長機遇的同時,減輕下行及久期風險。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