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正在迎來高光時刻。
今年以來,自動駕駛相關企業頻繁獲得融資。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至8月6日,共有20家自動駕駛企業獲得融資。資本青睞的背后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技術的迅速發展。
8月4日,畢馬威中國發布2021年《中國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榜單。根據該榜單分析,由于我國擁有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自主品牌需要利用本土優勢,提升產品品質及智能化水平。自2021年起,國內最新發布的幾款新能源汽車均公布將搭載“激光雷達”作為其智能化的一個標桿,這其中不乏已經多次上榜的造車新勢力:小鵬、ARCFOX、蔚來、理想等。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固態式激光雷達對于量產的車企來說,成本低、需求很大,這是他們的發展機遇,中國也有很多開發固態激光雷達的公司,這個市場一旦打開,以后機會很多。現在已有小鵬、極狐等車企開始搭載固態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市場迎來高速發展
中國汽車科技發展進入到加速階段,在2021年《中國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榜單中,智能網聯領域企業仍然占據了最多比例。這不僅與畢馬威對中國汽車科技的趨勢判斷有關——智能網聯技術將推動汽車產業生態的深刻變革和競爭格局的全面重塑,還同時體現了國內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市場現狀。
我國的汽車產業將抓緊向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的變革,以實現整個產業的“彎道超車”。
現階段行業基本已達成共識,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邁向L3/L4的關鍵技術,為智能網聯提供核心感知的硬件支持。此次入圍榜單的一家國內激光雷達企業——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醒),自2015年成立之初就選擇了非機械固態激光雷達的創業賽道,兩年后在該垂直領域筑起專業度“高墻”,隨后憑借技術路線和盈利模式,進入了更廣闊的汽車領域。
此前在2021無人駕駛發展大會上,北醒CEO李遠表示,目前北醒車載激光雷達的客戶主要來自三大群體,分別是自動駕駛、乘用車和商用車。在國內,該領域則具有巨大的需求。
根據佐思汽車研究發布的《五大激光雷達上市公司一季度橫向對比》報告,歐美已有多家LiDAR公司上市,市值最高的時候已經突破100億美元,這極大拉高了行業的天花板,也會進一步促進國內LiDAR公司的飛速發展。
自動駕駛領域除了特斯拉之外,大部分玩家都選擇了激光雷達。據相關數據顯示,激光雷達整體市場正在迎來高速發展,預計2023年全球搭載激光雷達的車輛就將突破30萬臺,2025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35.4億美元(約合870億元人民幣),前景十分可期。
目前,很多車型都采用1550nm混合固態激光雷達作為2023-2025年的選型。作為這個路線的國內代表性產品,北醒表示其Horn系列激光雷達也將擔起行業重任,促進我國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
張翔還表示,激光雷達行業目前正在從傳統的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向固態式半固態式激光雷達轉型。傳統的旋轉式激光雷達現在已經被行業證明不能符合車規,壽命也達不到汽車的要求。再就是成本很高,一直沒降下來。另外,體積很大,不符合汽車的造型設計要求。
供應鏈風險推動高科技零部件本土化
根據畢馬威發布的榜單分析:供應鏈及供應商風險將進一步促進本土化。汽車公司愈加依賴以激光雷達及各類芯片為代表的高科技零部件。國內汽車科技公司或會發現各類買家對這些高科技零部件可靠的本土化生產更有興趣。企業不斷增進與本土科技的融合,再加上對全球供應鏈可靠性的擔憂,將繼續推動汽車供應鏈的本土化發展。
北醒有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激光雷達+車”這個層面上,北醒激光雷達將加強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同時這也是車載激光雷達賽道上新一輪的競爭挑戰。
此前,北醒激光雷達測距模組已經應用于國內新能源SUV乘用車量產項目,一腳踏入前裝市場。前裝市場作為一個大體量市場,這一次能夠讓北醒“上車”,也說明了北醒的激光雷達已經具備了車級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時也擁有了對供應鏈的管控能力,以此激光雷達測距模組為切口,北醒還將逐步推進高端車市場。
北醒上述人士還透露,未來6個月,北醒將公布自己在車領域的進展及重磅新品。
川財證券研究報告表示,隨著自動駕駛的不斷發展,激光雷達產業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面對即將到來的百億級市場,激光雷達賽道的競爭非常激烈,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科技公司,都在以各種方式跑步進入這個市場,對激光雷達產業進行“多維度”發力。
同時,張翔還提到,雖然激光雷達仍舊面臨成本高、技術不成熟等問題,但任何新事物都有這樣一個過程,隨著車企的大規模量產,這個問題會逐步解決。
(編輯 上官夢露)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