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出口量躍居全球第二、跑出“加速度”,是令汽車產業格外振奮的歷史時刻。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更是一抹不容忽視的亮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已占據全球1/3,中國也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出口國。
與20年前的汽車出口相比,這一輪的汽車出口不僅有“量”更有“質”。“質”的核心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出口目的地從欠發達地區轉向了歐洲、美國、日本等汽車強國的腹地;二是出口的產品從低端轉為高端,產品溢價能力更強。乘聯會的一組數據為中國汽車出口逐步高端化提供了有利例證。2018年,中國純電車出口均價為0.2萬美元,2022年這一數據已上升至1.99萬美元。
風起于青萍之末。中國汽車出口的大爆發,其背后是中國汽車智造業的整體質變,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強大的三電企業,均給中國汽車的出口提供了更牢固的基礎。
很多業內人士均判斷,當前是中國車企出海的最佳時刻,特別是深入歐洲市場的機遇也非常難得。為此,多數汽車企業均付出實踐,以各類方式出口歐洲。但從總體來看,目前中國汽車出口至發達國家的產品還未成規模,在當地的品牌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汽車品牌的建設絕非一日之功,特別是在歐洲市場,消費者對于品牌的忠誠度極強,中國車企要想在當地站穩腳跟,首先要從觀念上奉行“長期主義”,無論是研發及供應鏈建設,還是產品投放、服務運營、本土化團隊建設等,均需要制定長期、穩定的“時間表”,將出海作為一項長跑,有節奏、有規劃地進行。
同時,中國車企在海外還擁有一張共同的名片,即“中國品牌”。這意味著中國車企的出海也需要來自頂層設計方面的統籌,特別是在汽車標準認證、知識產權保護、金融服務體系支撐、跨行業合作方面,仍然需要來自行業主管部門的統籌和支持;對于企業自身而言,也有必要保持自律,維護好中國品牌這塊統一的“金字招牌”,加強彼此的聯動和合作,進一步鞏固中國汽車品牌的向上升級。
品牌的建設,不僅需要車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本土供應鏈的“加速跑”。目前中國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層面的建設已較為領先,2/3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均可由國內供應。但從長期來看,中國車企的走出去還需要與供應鏈“結伴”。
可喜的現象是,目前以寧德時代、蜂巢能源為代表的中國電池企業,已透露了向歐洲市場布局的決心。在構建更加牢固的本土供應鏈后,中國車企的出海可有效避免不確定風險的擾動,走得更加扎實、更加長遠。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