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杜雨萌
3月3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今年共帶來8份提案,其中就包括《關于推動設立國有創投類常青引導基金的提案》。
過去數年間,監管部門以及各級地方政府牽頭設立了大量的政府引導基金,這些引導基金充分發揮了杠桿效應、導向效應,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發展,同時也優化了政府資金的使用模式和使用效率,為優化各地產業布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的政府引導基金都是以基金形式存在,而基金既有固定的存續期限,也有投資期和退出期的限制,故而在資金使用上,容易出現“前松后緊”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基金投資人最終需要退出,所以引導基金能否維持規模的穩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不利于形成對創投行業的長效支持。
對此,張懿宸在今年提交的《關于推動設立國有創投類常青引導基金的提案》中,提出兩點具體建議:一是逐步推動引導基金向常青引導基金轉型。
張懿宸認為,對于國內的政府引導基金而言,借鑒國外常青基金的模式,將引導基金轉型為常青引導基金,這樣做的好處是:由于沒有固定的存續期和投資期限,引導基金可以盡量分散出資時間,避免出現投資過于集中,受一段時間內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基金可以持續投資,有利于創投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支持各級政府實現長期的產業發展規劃目標;以基金每年分紅代替基金到期后的一次性退出,可以為政府增加長期的收入來源,也可以實時、動態地對引導基金的投資情況進行監控;可以長期觀察各投資人的業績,有利于政府選擇更加優質的基金管理人長期合作;逐步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長期支持我國的創投事業。
二是要鼓勵政府引導基金進行市場化改革。鼓勵政府引導基金進行市場化改革,引入市場化人才或與專業機構合作,形成更加科學、市場化的引導基金管理辦法,更加全面地從投資業績、合規管理、招商貢獻、科技貢獻、就業貢獻等多方面多維度評價子基金,并作為未來繼續出資支持的依據。
在張懿宸看來,市場化的政府引導基金是政府投資綜合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未來部分引導基金轉型為常青引導基金的必要條件與推動因素。
(編輯 張偉)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