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86家農業上市公司中報顯示,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總金額約為333億元,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等3家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總和達181億元,占86家公司歸母凈利潤的54%,可謂是占據了半壁江山。
對于行業的發展狀況,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龍頭企業市場話語權將進一步提升。
除上述3家公司之外,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0%的農業企業有21家,從這些公司的主營業務構成中可以看出,養殖企業凈利潤整體增長幅度都表現不俗。
“本輪‘豬周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養殖門檻進一步提升,在‘非洲豬瘟’疫情下,對高生物安全條件下標準化、現代化豬舍建設資金需求以及相應的養殖管理和技術需求提升,特別是疫情導致大量散養戶退出,新建和擴建豬場顯著增加,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速度將會明顯提升,預計到生豬產能完全恢復后,規模化水平能夠達到60%左右。”朱增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卓創資訊分析師馬麗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介紹,生豬價格將會有一段時間維持在高位,“今年7月份至8月份,南方局部地區生豬產能下降,雖然北方復產比較成功,但入冬后各項疫病或影響產能的恢復速度。因此,生豬養殖行業的利潤未來是看降的,但降幅并不會太大。”
此外,朱增勇認為,從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規模龍頭企業具有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未來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應該說未來龍頭企業市場話語權將會進一步提升,將會加速進入屠宰加工和食品加工領域。市場價格的波動將會影響所有養殖主體的利潤。
“本輪產能恢復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產能完全恢復需要一個過程,四季度供給將開始明顯恢復,預計2021年生豬價格將會處于下降趨勢,但生豬養殖仍有望保持相對較好收益。”朱增勇說。
馬麗媛說,從行業過往的發展情況來看,在2006年是個分水嶺,“自2007年開始,為穩定生豬供應,各項政策給了規模養殖場利好,中小養殖企業和散戶加速退出,規模企業也做了橫向整合,2016年開始,大型企業投資明顯增加,使行業集中度大大提升。2019年,行業前10名的企業出欄數量的市場占比在10%左右,預計2020年可以提升至14%。”
市場的集中也帶來了利潤的集中,“大型企業有資金實力,養殖成本較低,在生物安全防控上也更到位,更有保障,未來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化程度將加深,利潤向寡頭集中現象會更明顯。”馬麗媛說。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