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琦
5月6日收盤,東方財富可控核聚變板塊漲幅為6.11%,該板塊概念股全部上漲。其中,蘇州海陸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雪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永鼎股份有限公司等多股漲停,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創光電”)、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等多股大幅跟漲。
消息面上,據新華社報道,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官網4月30日宣布,經過數十年努力,這一由30多個國家參與建造的“人造太陽”已完成其“電磁心臟”——世界最大、最強的脈沖超導電磁體系統的全部組件建造。該成果被ITER稱為“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人類向實現可控核聚變能源邁出關鍵一步。
5月1日,合肥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項目工程總裝工作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在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正式啟動。BEST裝置將在第一代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的基礎上,首次演示聚變能發電,引領燃燒等離子物理研究,為中國聚變能的發展做出前瞻性和開創性貢獻。
核聚變能是未來人類的理想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來源廣泛、安全性高的優點。
中泰證券表示,2024年全球聚變投資約為71億美元,2031年至2035年有望實現可控核聚變商業化。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全球可控核聚變正處于由科研走向工程化的過渡期,目前其他純聚變項目的定位主要以等離子體物理研究為主線,正在逐步開展規模化、系統性的聚變工程實驗驗證,解決示范堆面臨的工程化技術難題。
面對可控核聚變廣闊的發展前景,上市公司積極布局上下游產業鏈。近日,聯創光電對外稱,子公司江西聯創光電超導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創超導”)先后完成了REBCO集束纜線及高溫超導磁體的設計,于2023年8月完成了國際首根百米級大電流高溫超導纜線的研制,于2024年4月成功應用于D型超導線圈的研制,具備了為緊湊型聚變堆提供大口徑高場磁體的能力,并于2025年1月完成國內首個基于高溫超導纜線的D型線圈20K溫區低溫實驗。
這是國內首個基于超導集束纜線的D型超導線圈,進一步驗證了高溫超導磁體設計與制造技術的可靠性,證明了高溫超導核聚變裝置采用更高運行溫度的可行性。“在可控核聚變板塊,聯創超導的磁體系統已進入交付階段。”5月6日,聯創光電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當前,聯創光電等相關各方正在積極推動中國“星火一號”核聚變項目的建設,該項目總投資預計超200億元,是極具戰略意義的國家重大科研攻堅工程,承載著解決國家清潔能源供應核心問題的重任。
據了解,“星火一號”項目將充分融合聚變和裂變技術的優勢,有安全性好(無臨界安全事故、極大降低熔堆風險)、裝置規模小(通過混合包層放大能量,裝置規模可做到純聚變堆的10%~20%)、投資規模小(百億級人民幣)、技術成熟度相對較高(極大降低來自聚變的挑戰)、建造時間短(5~10年)等顯著特點,通過高溫超導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同樣輸出功率的情況下縮小裝置體積,進一步降低工程造價、縮短建設周期,且在核燃料生產、放射性廢物處理、同位素生產等方面極具經濟價值和應用前景。
“盡管前景光明,可控核聚變仍面臨一些挑戰。首先是技術難題,如等離子體的穩定約束、高溫高壓條件下的材料耐受性等需要進一步突破,其次是成本問題,目前核聚變裝置的建設和運營成本較高,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生產來降低成本。”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
(編輯 上官夢露)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11:25 | 山河智能電動液驅剪叉系列產品全面... |
11:24 | 電廣傳媒文旅板塊“五一”接待游客... |
11:21 | 吳清: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 |
11:19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支持資本市場兩... |
11:17 | 吳清:業績差的基金必須少收管理費... |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