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見習記者 金婉霞
5月8日,在滬農商行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滬農商行管理層表示,以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是滬農商行的特色業務,也將是滬農商行“蓄力轉型”的核心動力。
在業績說明會上,滬農商行黨委副書記、行長顧建忠進一步表示,截至目前,滬農商行已在上海的13個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內成立了13家科技特色支行,每個支行都配備了科技金融特色服務團隊;他預計三到五年后,這些布局的價值貢獻將逐步顯現。
滬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力則表示,在內部管理上,滬農商行已將前沿行業研究、客戶生態圈賦能等服務于科技創新的工作內容納入考核范圍,“抓執行將是我們今年的重要方向。”
記者注意到,早在2009年,滬農商行就在總行層面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中心;2012年,滬農商行成立了上海首家科技專營支行;2023年,上海農商銀行科技金融事業部正式揭牌,成為上海地區銀行業首個總行級的科技金融事業部。
數據上,截至2023年末,滬農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925.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92%;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占比達20.47%,較上年末提升2.90個百分點;科技型企業貸款客戶數量為3275戶,較上年末增長33.13%。2023年,該行服務上海市近半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約三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拉長時間線來看,滬農商行對科技企業貸款余額持續走高,2019年至2023年的復合增長率達37.9%,大于同一時期內滬農商行對公貸余款14.3%的復合增長速度。另據滬農商行的一季報,截至2024年一季度,滬農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千億元,較年初增長11.2%。
顧建忠表示,滬農商行高度重視科技金融的發展,目前專職從事科技金融服務的工作人員有100人左右,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將團隊擴充到300人左右,“這些團隊將專人轉崗專職專業,僅從事科技金融類業務,確保心無旁騖。”
具體到2024年的工作計劃,顧建忠表示,滬農商行將繼續“向小向早向硬”的打法,即將客群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早期創業企業、硬科技企業,將服務重心下沉;具體操作上,將與風險投資機構、孵化器等合作,進一步創新創投類產品,他同時透露“一些具備區域特色的科創貸產品正在探討中”。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滬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264.14億元,同比增長3.07%;歸母凈利潤121.42億元,同比增長10.64%,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93%,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11.34%,較上年同期上升0.12個百分點。2024年1-3月份,滬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70.85億元,同比增長3.69%;歸母凈利潤35.52億元,同比增長1.48%;截至2024年3月末,其資產總額為14415.9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5%。
(編輯 喬川川)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