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復蘇放緩、美聯儲Taper(縮減購債)預期強烈、國內大宗商品穩價保供政策嚴格落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四季度以來,大宗商品市場整體回落。
截至11月16日下午收盤,反映一攬子商品期貨價格走勢的文華商品指數收報191.81點,較上月同期下降17%。分品種來看,10月以來,煤炭跌逾42%,鋼鐵跌逾28%,建材跌超26%,化工品跌逾17%。
南華期貨咨詢服務部副經理顧雙飛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大體上看,大宗商品回調的原因是一致的,即上游煤炭保供穩價政策執行下的價格回落,以及下游終端需求不佳所引發的商品“反季節”庫存累積。
從宏觀環境來看,國信期貨研究咨詢部主管顧馮達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大宗商品市場大幅調整,是由監管加強、商品情緒反轉、資金反手沽空等因素共同推動。四季度全球經濟復蘇不均衡不同步局面明顯,順周期資產尤其是工業品的看漲環境有所削弱。
多家機構認為,中長期來看,隨著需求增速放緩和供給端產能擴張,作為上游原料的商品價格將持續下探,下游企業將受益于成本縮減并實現盈利改善。
“從我們跟蹤的下游數據及10月份CPI數據來看,上游原材料調價并未即刻傳導到下游終端,因此短期內上游利潤讓渡到下游產業的情況是存在的。”顧雙飛分析稱,“在部分化工品上,目前中游企業有較積極的補庫動作,這不僅體現了終端消費韌性支撐,也是其為改善經營狀況的主動作為。”
展望后市,顧雙飛表示,預計未來大宗商品價格以低位反復多空拉鋸的走勢為主。從成本端看,隨著煤炭保供穩價工作持續推進,煤炭產量、庫存、可用天數均在大幅提升,有望達到往年正常水平,煤炭價格仍有進一步調整空間,因此短期內大宗商品的成本支撐是不穩固的。供需方面,前期部分工業品的悲觀預期已超額兌現,盤面上大部分商品當前夸張的基差存在修復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若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政策托底和逆周期調節機制將發揮作用。
申港證券認為,未來大宗商品有較大下行壓力。一方面,今年5月全球流動性已初現拐點,此輪流動性邊際收縮將對大宗商品形成較大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動能減弱。此外,美聯儲將在11月逐步釋放taper(縮減購債)信號,將進一步推動商品價格下行。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文表示,不認為明年以能源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將開啟一輪“超級周期”,其價格或在一季度達到頂峰后,最晚在明年下半年出現普遍回落。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