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偉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始終沒有實現完全的經濟復蘇,先是2010年歐洲發生債務危機,然后2012年新興經濟體增長開始放緩,俄羅斯、巴西經濟均陷入衰退。在全球跨境資本流動日益頻繁和更加便利化的情況下,歐美日等主要經濟體除了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之外,還不斷采取結構性減稅政策,一方面是為了刺激國內企業擴大投資,帶動就業,同時也為了吸引制造業等企業回流,吸引跨國資本流入,以支持國內經濟重返增長軌道。
一、主要經濟體減稅態勢
在經歷了連續幾年量化寬松拯救經濟的努力近乎失效之后,2016年各國開始意識到僅靠貨幣政策并不足夠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杭州G20峰會“強調財政戰略對于促進實現共同增長目標同樣重要”,號召“實施更為增長友好型的稅收政策”。在G20、IMF等國際平臺和機構協調下,各國開始傾向于開啟“擴張財政政策+結構性改革”雙引擎,考慮適度加大財政投入,同時減稅,提高赤字率。
當前,全球范圍的一場減稅大戰正在醞釀,不少國家紛紛提出減稅政策。德國2017年1月承諾將大幅減稅,減稅范圍涉及工資收入稅以及企業稅,每年為企業和經濟發展減負150億歐元。法國總理瓦爾斯早在2014年4月組閣時,就承諾將把所得稅減少50億歐元;2016年底他再次宣布,2017年將繼續減稅。英國2016年底宣布將下調企業所得稅,并將稅率定在主要經濟體中的最低水平,從目前的20%逐步調低至15%以下。
美國特朗普聲稱要實行“里根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稅”。他提出的稅制改革方案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將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當前的39.6%下調至33%,稅率級距從現行的7檔簡化為3檔(12%、25%、33%);二是將當前企業所得稅率從35%降至15%,同時新工廠和新設備的成本可以抵扣。美國自2008年之后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一直較低,導致生產力增長緩慢,減稅無疑有利于刺激投資。
中國在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試點,在降低企業稅負5700多億元的基礎上,2017年3月進一步提出,保持3%的赤字率不變,進一步減稅降費,“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各級政府要“擠出更多資金用于減稅降費”。
二、國際稅收競爭的影響
國際稅收競爭有利有弊,利大還是弊大主要取決于國際稅收競爭程度是否超過一定的閾值。一般認為,適度的稅收競爭具有正效應。因為它有利于減輕各國企業稅負,促進東道國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和技術,彌補資金缺口,增強技術創新能力,進而擴大稅基。理論上,適度的稅收競爭促進了稅收中性原則的實現,有利于減少市場在決定資源配置中的扭曲,避免額外的經濟損失,對于形成有吸引力的投資和經營環境,促進經濟增長都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如果國際稅收競爭超過一定的度,陷入過度競爭,就可能產生負效應。它可能會減少各國財政收入,加大負債率較高的國家的財政困難,導致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大大削弱。
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減稅政策可能引發全球新一輪減稅大戰,將給中國帶來嚴峻挑戰。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行業比較優勢衰減,出現了外遷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現象。如果美國等發達國家實施大幅度減稅,將縮小中國機電、裝備制造等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上的性價比優勢,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面臨的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一旦國際資本更多地流向那些稅收優惠有足夠吸引力的國家和地區,它們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科技創新當中,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帶來更多挑戰。
三、未來中美減稅空間比較
要考察未來減稅空間有多大,首先要關注減稅面臨哪些約束因素。減稅將導致政府收入減少,增大財政支出壓力。如果可以推動減少支出,那么政府收支仍將趨于平衡,不會產生財政風險。但是,一般而言,政府支出具有較強的剛性。在稅收減少的情況下,如果無法減少支出或者減支幅度小于減稅幅度,那么將會帶來財政赤字。財政赤字擴大、赤字率上升,就需要為財政赤字融資。如果赤字率、負債率已經很高,進一步減稅將會增大財政風險。
與美國相比,中國赤字率、債務率較低,未來減稅空間依然較大。從支出看,中國的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支出都需加強,基本沒有減少空間;行政管理支出在新一屆政府“約法三章”下已經大幅壓減,并得到良好控制,進一步減支空間較小;社保支出剛性強、壓力大,一些省份甚至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從赤字率看,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政府預算赤字率保持在3%,但實際赤字率分別為3.4%和3.8%,廣義赤字率分別為2.4%和3.3%。未來三年,實施減稅是有可能、有空間的,可考慮適度擴大財政赤字,將赤字率提高0.5個百分點,合計減稅規模1.3萬多億元,如果再加大減少收費力度,減輕稅費規模能在1.5萬億元以上。從債務率看,當前中國償債率、負債率和債務率都較低,還有較大的負債空間,擴大赤字融資可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特別是國債來籌集。
盡管特朗普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大規模減稅計劃,但美國減稅空間可能并沒有那么大,直接阻擋其推動減稅計劃落地。從支出看,美國財政部長努欽表示,首個預算計劃不會削減社保、醫保等重大社會福利支出;美國政府問責局(GAO)報告指出,新政府面臨經濟、安全和社會挑戰,需要增加新的支出;特朗普提出,未來要投入1萬億美元建設基礎設施,還要增加國防支出,這些都意味著美國減支空間非常有限。從赤字率看,美國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只有2014年、2015年赤字率低于3%的國際警戒線,赤字率高企推高政府債務;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報告表明,由于沒有增加稅收和實行社保改革,未來十年財政赤字仍可能繼續上升。從負債率看,2017年2月23日,美國聯邦政府債務高達19.88萬億美元,而去年美國GDP為18.7萬億美元,即負債率已超過100%,遠高于60%的國際警戒線。相比于2001年小布什推出的“十年減稅1.35萬億美元”計劃,以及2010年奧巴馬簽署的8580億美元減稅法案,特朗普進一步增大減稅規模難度較大,也將顯著地增大美國政府的財政和債務壓力。(作者系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