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核心、三大主線,一文速覽2021年券商A股策略
時值歲末,市場對于A股市場明年行情預判的關注度日漸升溫。
截至目前,中金公司、招商證券、華西證券等多家券商披露了2021年A股年度策略。綜合來看,券商普遍表示明年市場將上演結構性行情,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配置方向上,科技和消費仍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此外周期性板塊也有相當配置價值。
滬指最高看至3800點
目前,券商普遍對明年市場行情持中性或偏樂觀態度。其中,有不少券商直接拋出了指數點位預測。
西南證券:市場延續科技牛
西南證券指出,中國的經濟與市場有望在2021年一枝獨秀,經濟先于全球復蘇,市場延續科技牛。2021年的A股業績增速將保持正增長,科技行業有望更加突出。
華西證券:仍將演繹“循環牛”,滬指3200-3800區間
華西證券指出,考慮到改革紅利釋放、上市公司業績呈現結構性的亮點等諸多因素,預計明年A股仍將演繹“循環牛”,指數由估值驅動切換為業績驅動為主,上證綜指有望在3200-3800點位區間。
太平洋證券:滬指頂部區間3500點-3800點
太平洋證券表示,2021年A股從估值驅動轉向業績驅動。預計2021年上證綜指頂部區間在3500點-3800點,下行底部或在3000點。
東北證券:長盈利驅動慢牛,3800點后再上1000點
東北證券認為,明年全年A股盈利增速預計在10%左右;A股在慢牛環境下預計微觀資金面相對今年進一步改善,其中居民資金、內外機構資金流入等仍是核心;長期慢牛的核心邏輯未變,包括科技創新需要直接融資、全球收益率下行使得內外長期資金持續流入,預計明年進入牛市第二階段初期,3800點后再上看1000點。
明年二季度是分水嶺?
也有部分券商預測,明年二季度將成為分水嶺,A股市場后續可能出現波折。
中金公司:明年上半年A股整體表現受抑
中金公司王漢鋒策略團隊認為,從階段性來看,當前到未來一段時間,復蘇深化仍是A股交易主線。待復蘇預期反應更加充分、政策退出更加明確,市場指數整體表現可能開始受抑,估計這一時間點會在明年上半年。
招商證券:明年二季度市場將進入轉折期
招商證券表示,以明年二季度作為分水嶺,市場將會進入轉折期,可能會面臨較大的估值下行壓力。隨著疫情的緩解,壓抑的信用擴張和消費投資需求將會推動全球經濟在2021年進入上行周期,同時也會帶來通脹的快速上行,經濟上行和通脹的同比增速高點將會出現在2021年二季度。
“十四五”規劃將成政策最強音
西南證券:聚焦雙循環將是政策的題中之義
西南證券認為,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將成為政策最強音,聚焦雙循環將是政策的題中之義。在外循環上,國內進口替代仍將堅持不懈;內循環上,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主流,受挫于疫情的各類消費行業有望迎來反轉。
華安證券:產業政策有望密集落地
華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鄭小霞認為,2021年A股將呈現寬幅震蕩的結構性行情格局,核心原因在于支撐和制約A股的核心因素將一直處于相互交織的狀態:支撐因素有企業盈利持續改善、“十四五”規劃元年產業政策有望密集落地、改革開放舉措連連提升市場風險偏好、政策退出相機抉擇等。
興業證券:流動性預期變化是引導行情的主要矛盾
興業證券認為,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和A股“三十而立”后的第一年,無論在制度環境、投資者結構、還是上市公司質量上都呈現出一片新氣象,2021年市場整體將波動向上。全球經濟基本面從疫情中恢復向上,流動性預期變化是引導行情的主要矛盾。
三大主線成布局重點
梳理發現,在2021年A股年度策略報告中,科技和消費這兩大板塊仍被多家券商視為明年最重要的主線。同時,也有券商表示2021年周期板塊仍有配置價值。
中信證券:A股將經歷慢漲“三部曲”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A股當前依然處于中期上行通道中,預計明年A股將經歷慢漲“三部曲”,其中從跨年到明年二季度建議配置順周期品種,包括可選消費、工業板塊等;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建議增配大金融和必選消費;明年四季度開始,科技板塊和醫藥的相對配置價值將會提升。
華安證券:沿著“十四五”規劃主線挖掘機會
華安證券認為,2021年A股將呈現寬幅震蕩的結構性行情格局,行業機會在于沿著“十四五”規劃主線挖掘主導產業相關機會,目前確定處于階段性收獲期的機會有:5G產業鏈、集成電路、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以及醫療服務、信息服務等為代表的服務類消費等。
東北證券:消費和科技仍是中長期主線
東北證券指出,2021年消費和科技仍是中長期主線。消費和科技今年中報以來的盈利優勢預計明年仍可持續,從盈利估值匹配角度,醫療器械、通用機械、電子制造、白色家電、醫藥商業等行業值得重點關注。此外在經濟恢復下,大消費板塊子行業如休閑服務中的餐飲、酒店等也相對看好。
方正證券:順周期品種有改善契機
方正證券指出,2021年,順周期的可選消費、中游周期、強周期都有改善的契機,可關注傳統經濟周期及數字經濟周期兩條線索。傳統經濟周期包括經濟復蘇周期(金融、有色)、地產后周期(家電、輕工、汽車)、補庫存周期(機械、化工、建材);數字經濟周期包括新基建周期(5G、新能源)、產業升級周期(高端制造、國防軍工、醫藥生物)、平臺發展周期(物聯網、云計算)。
15:52 | 凱美特氣兩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
15:51 | 貓眼研究院發布《2025五一檔數據洞... |
15:50 | 國壽投資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ES... |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