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4月23日消息滬指開盤漲0.25%,報3308.15點,深成指漲0.87%,報9956.37點,創業板指漲1.14%,報1950.44點,科創50指數漲0.28%,報1019.02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30.12億元,全市場超3400家個股上漲。
消費電子、新能源車、固態電池、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跨境支付概念股活躍;黃金股大幅回調,醫美、反關稅題材走弱。
消息面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二(4月22日)在公開場合發表了講話,承認美國目前對自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過高,預計稅率將大幅降低。這標志著特朗普在其標志性的關稅政策上態度已出現緩和。周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在摩根大通的一場活動中表示,中美雙方的關稅戰將很快降溫。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二(4月22日)在公開場合發表了講話,他承認美國目前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關稅過高,預計稅率將大幅降低。這標志著特朗普在其標志性的關稅政策上態度已出現緩和。周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在摩根大通的一場活動中表示,中美雙方的關稅戰將很快降溫。
隔夜要聞
1、特朗普改口稱"無意解雇鮑威爾",財政部長釋放貿易緩和信號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SEC新任主席就職儀式上明確表態"無意解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改口稱此前言論是媒體炒作。這一表態緩解了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受損的擔憂。美國財長貝森特在閉門會議中強調"貿易沖突不可持續",暗示未來可能出現"降級"跡象,成為推動市場情緒修復的關鍵因素。
2、電商平臺全面取消“僅退款”
拼多多、淘寶、抖音、快手、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將全面取消“僅退款”,消費者收到貨后的退款不退貨申請,將由商家自主處理。這意味著,“僅退款”在2021年時被拼多多率先推出,后在2024年時被京東、淘寶、抖音、快手等相關平臺相繼引入,歷時四年正式迎來落幕。
3、上交所舉辦針對央企集團市值管理專場培訓
4月21日,上交所在北京舉辦了針對央企集團的市值管理專場培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船集團、三大石油石化集團、國投集團等近50家央企集團的百余名集團資本運作負責人參加培訓。培訓重點圍繞加強市值管理制度工具的理解和運用展開,旨在為央企集團統籌規劃市值管理路徑、指導集團控股上市公司靈活運用市值管理工具、提升集團整體市值管理水平提供更多幫助。
4、國際貨幣基金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5年發達經濟體整體增長率預計為1.4%。其中,美國由于政策不確定性上升、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以及需求動能減弱,經濟增長預計將放緩至1.8%,比年初預測下調了0.9個百分點。
5、華為發布業界首個全液冷兆瓦快充
4月22日舉辦的“2025華為智能電動&智能充電網絡發布會"上,華為重磅發布了業界首個全液冷兆瓦快充解決方案。僅15分就能讓300度的電池包完成滿電循環,補能效率較傳統快充樁提升近4倍。搭載自主研發的碳化硅芯片,能量密度是傳統硅基器件的3倍,配合智能功率分配算法,可動態調節輸出功率,避免對電網造成沖擊。
機構觀點
光大證券:滬指強勢8連陽繼續強化抱團預期,接下來有望延續漲勢
市場熱點再次輪動切換,銀行股再度普漲,拉動滬指8連陽;農藥、統一大市場(快遞物流等)、跨境支付等板塊漲幅居前,中農聯合等漲停;上個交易日大漲的AI算力、人形機器人相關概念跌幅居前。
滬指8連陽,主要是在“要持續穩定股市”的預期之下,資金抱團的結果;但資金的風險偏好并不高,追漲的意愿較低,導致熱點快速輪動。
展望后市:滬指強勢8連陽,繼續強化抱團的預期,接下來有望延續漲勢;同時,熱點輪動的風格大概率將延續。
方向:商業航天概念。2025年中國航天大會將于4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召開,或將刺激商業航天概念的炒作。
中信建投:跨境支付未來發展有四大路徑
中信建投指出,全球跨境支付模式主要包括代理行模式、互聯模式、單一平臺模式以及點對點模式四大類,基于SWIFT的代理行模式在跨境支付中占據主導地位。SWIFT已成為全球覆蓋面最廣、使用頻率最高的金融通訊基礎設施,但資金流與信息流“雙軌制”以及治理結構導致弱勢中心化,逐步淪為美國金融制裁工具。
未來的發展路徑主要包括:1)基于SWIFT體系,打造以本幣為結算貨幣的支付系統。2)基于本國支付體系,通過單邊連接或者雙邊連接等方式,拓展延伸覆蓋范圍。3)第三方支付以移動支付場景為切入口,構建獨立的支付網絡體系。4)基于區塊鏈技術,全新構建基于數幣以及貨幣橋的支付體系。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