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陳煒
在經歷了兩次掛牌后,延續半年之久的觀致新股東入股一事,似乎即將迎來最終結果。《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觀致汽車于11月17日在長江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25%股權的項目,報名截止日期正是12月14日。根據以往的慣例,觀致汽車的股權交易最快或將于本周五見分曉。
對此,有接近奇瑞的相關人士表示:“寶能入股觀致就差流程了”。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份,就有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姚振華已交付10億元定金給觀致,雙方簽署了備忘錄,寶能收購觀致是比較確定的事情了”。
同時,在11月份,觀致接到來自深圳前海聯動云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的1萬輛新車訂單。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正是寶能下屬公司。
上述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因舉牌萬科一戰成名的寶能,試圖通過收購觀致進軍汽車制造業,用此番“實業報國”的舉動來改變其“野蠻人”的形象。
0.5%的股份變動
根據此次長江產權交易所的股權轉讓公告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觀致汽車資產總額為113.87億元,總負債92億元。而觀致缺錢,在業內已經不是新鮮事。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觀致在2016年共賣出2.4萬輛新車,平均月銷量在2000輛左右,今年5月份,更是只賣出了1036輛。
對此,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彭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觀致的現金流都斷了,被收購是目前的唯一出路。
但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7月份,觀致汽車已經在長江產權交易所有過一次掛牌經歷,以16.575億元的價格轉讓25.5%的股份。不過,此次轉讓以流拍告終。
而在11月17日,觀致在長江產權交易所二度掛牌,轉讓的股比和價格都有所調整,出讓的股份從之前的25.5%變成了25%,掛牌底價也相應調整為16.25億元。
據了解,按照中外股東等比縮減的股權轉讓方案,此次0.5%股權的調整,意味著摘牌方將獲得觀致汽車50%的股權,而不是此前的51%。
對此,有奇瑞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此前的“流拍”并非無人“摘牌”,而是因為一些條件未能談妥、流程尚未理順,所以相關交易無法履行。照此說法,此次0.5%的股比調整,也屬于“條件”和“流程”中的一部分。
同時,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表示,按照第一輪掛牌的比例轉讓,摘牌方最終將獲得觀致汽車絕對的控股和話語權,而按照現今的股比,最終摘牌方和原有母公司的股比為50:50,在話語權上相當。
但根據《證券日報》記者此前得到的消息,寶能對于入股觀致的要求是實現“控股”,彼時有內部人士透露:“必須寶能說了算,未來按照寶能的思路來造車。”
對此,上述分析師表示:“在未來的業務方向上,或許正是交易雙方都不愿意放棄話語權,所以才面臨著諸如此類話語權的博弈和討論。”
獲取生產資質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份,寶能集團注冊成立了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由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99%股份,深圳寶源物流有限公司持股1%。同時,在深圳梨園路128號,還坐落著一棟寶能汽車大樓,開展的業務包括新車二手車銷售、物流運輸等。
事實上,查閱寶能集團控股或投資的上市公司,也有多家與汽車制造業息息相關。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寶能通過定增入主了韶能股份,該公司控股公司韶關宏大齒輪涉足新能源零部件業務,從事機械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比亞迪、東風集團和廣汽集團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動力總成零部件供應商。
同時,寶能持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中炬高新,旗下控股子公司中山中炬精工機械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汽車、摩托車精密鍛件等產品。
除此之外,寶能近期在汽車領域的投資動作也十分頻繁。
10月20日,杭州富陽區政府在官網發布了《富陽區與寶能集團簽訂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就新能源汽車項目以及新天地產城綜合體項目達成落戶意向。
根據此文件,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項目將落戶富陽,項目總用地面積約3000畝,總投資約140億元。項目內容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生產、測試、研發、總部樓宇及電機、電池、電控“三電”等配套核心零部件生產。
而在11月下旬,寶能集團與昆明市政府、滇中新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昆明、滇中新區投資建設六大項目。其中,擬在昆明經開區和空港經濟區,建設50萬輛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
對此,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時隔一個月的兩項投資,總金額超過百億元,“寶能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決心可見一斑”。
在他看來,寶能跨界造車背后是有邏輯的。一方面,國家鼓勵引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對樓市的調控逐步加強,房地產市場日趨穩定,新能源汽車市場巨大,寶能必然想要跨界參與“分蛋糕”,現在不失為一個好時機。
另一方面,他認為,對于寶能來說,有能力承擔汽車制造行業的高資金投入。其業務范圍涵蓋地產、金融、物流、文化旅游、醫療健康等各大產業,資產足以支撐其造車夢的落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相關規定,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必須先拿到發改委審核批準的生產資質。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共有15家車企拿到了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其中并沒有寶能。
對此,上述分析師表示,與資本運作不同,汽車制造需要技術更需要資質,這正是寶能缺少的。在他看來,能“同時快速解決上述兩大問題的最好方式,莫過于收購,借雞下蛋”。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