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今年國慶期間,西安市剛開業的易俗社文化街區,成為很多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盡管陰雨綿綿,夜色已深,但不少老字號餐飲店面前都排著長隊。
據悉,易俗社文化街區是西安市依托“著名秦腔科班”易俗社為中心,打造的融合秦腔藝術展演、中外戲劇交流、博物館展示、戲曲教育傳承、文化創意為一體的特色文化街區。
“文化街區中的一些老字號的回歸,在保護傳承傳統文化,擦亮老字號招牌方面具有創新意義,希望能夠堅持下去。”陜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張燕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我這是國慶期間第二次來。”一位年輕市民告訴記者,來這里主要是品嘗美食,“白云章的餃子、五一飯店的包子,這些都是聽我父母經常說起的西安老字號。前幾天我和父母一起來過一次,他們很開心,今天又帶朋友來。”
這些老字號美食就是西安飲食打造的易俗社街區IN食西安老字號集群,通過前期的試運營,今年國慶期間,強勢“出圈”,火爆全城。街區十大品牌效應完全釋放,吸引各大官媒、網紅、美食達人前去打卡。而由西安飲食獨家打造的視頻《五一鮮包》一經上線,更是憑借滿滿的回憶刷爆朋友圈,賺了無數眼淚。
“易俗社文化街區所在的鐘樓商圈原來是西安的重要商圈,這幾年隨著城市的發展,有些衰落,但老城區其實有很多好的資源,希望借助易俗社文化街區這種文旅餐飲等多業態融合的創新,帶動老城區的重新崛起。”張燕表示。
“作為西安市迎十四運會、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易俗社街區IN食西安老字號美食集合項目使得中華老字號全面恢復。”西安飲食董事長靳文平介紹,美食廣場集合了西安飯莊、同盛祥、西安烤鴨店等老字號品牌,引進串佬兒燒烤酒館時尚餐飲品牌,將傳統美食技藝與時尚街區有機結合,融合餐飲體驗、民俗欣賞、文創銷售等元素,致力于打造西安城市文化與旅游打卡的全新目的地。
“這是西安飲食近年來推出‘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宗,融合不照搬’企業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通過這一戰略的實施,讓老字號品牌適應新形勢下的消費結構,讓老字號煥發新活力,使老字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靳文平稱。
數據顯示,國慶假期西安飲食累計接待1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幅20%以上,再創歷史新高。
(編輯 才山丹)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