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華、百時美施貴寶、吉利德科學、賽諾菲等跨國藥企近期陸續公布2021年業績。從數據上看,各企業臨床和藥物上市的節奏正在逐步恢復,與疫情直接相關的疫苗、藥物也不斷進入商業化階段,成為拉動業績的新的強勁增長點。
其中,輝瑞憑借其在新冠疫苗上的突出表現,以812.88億美元的營收、95%的同比增幅領跑跨國藥企。強生則憑借其制藥業務及消費者保健業務的齊頭并進,成為營收規模最大的跨國藥企(總收入937.75億美元,同比增長13.6%)。另外,艾伯維的核心品種“阿達木單抗”2021年在全球范圍收入超200億美元,堪稱“單品銷售之王”。
頭部藥企收入均實現增長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0年全球醫藥Top10企業在2021年全部取得收入增長。
因新冠mRNA疫苗,輝瑞的業績增長幅度最大。公司財報顯示,新冠疫苗Comirnaty(BNT162b2)2021年銷售收入達367.8億美元;口服新冠藥物Paxlovid于2021年12月23日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1周銷售收入達7600萬美元。公司預測Paxlovid在2022年收入約220億美元,Comirnaty收入預期則提高至320億美元。
作為輝瑞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默沙東2021年的業績增長同樣可觀。2021年,默沙東實現營收487億美元,同比增長17%。Molnupiravir作為全球備受關注的口服新冠藥之一,已經獲得多個國家的緊急授權/批準。默沙東在財報中透露,公司將向超過25個國家/地區運送超過400萬個療程,其中包括向美國政府提供的約300萬個療程。此外,默沙東還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達成長期供應協議,將在2022年上半年提供超過300萬個療程的Molnupiravir。
羅氏則因Avastin和Herceptin、Rituxan持續遭受生物類似藥的沖擊而導致增速下滑。2021年,羅氏總收入達628.01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9.3%。相較其制藥業務,羅氏診斷業務因基礎業務的強勁增長和市場對新冠檢測的持續高需求,收入上漲29%,表現亮眼。
諾華集團2021年凈銷售收入達到516.26億美元,同比增長6%。其中,中國市場銷售收入30.52億美元,同比增長18%,占到了諾華全球總收入的6%。具體品種上,Cosentyx和心衰新藥Entresto合計貢獻82.66億美元,成為驅動諾華業績增長的最關鍵藥物。集團旗下有14款產品銷售業績邁入“10億美元俱樂部”。
GSK在2021年取得了341.14億英鎊的營收,同比增長5%。GSK財報透露,其消費者保健業務的分拆將于2022年中期完成,屆時GSK將正式開啟一個新的增長時代。
賽諾菲2021年的凈收入為377.61億歐元,同比增長7.1%。從產品所屬領域來看,賽諾菲布局的領域比較分散,其超10億美元的重磅產品涉及免疫炎癥的Dupixent、糖尿病領域的來得時、神經方向的特立氟胺、罕見病方向以及兩款疫苗。
BMS在2021年全年營收463.85億美元,同比增長9%。公司首席執行官GiovanniCaforio在JPM大會上透露,公司未來3年將產生45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被用于產品管線的拓展。
在華業務剝離非核心業務
中國市場在過去幾十年間一直是跨國藥企快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競爭環境的變化,準入政策的調整,以及本地競爭對手的挑戰,跨國公司持續在華調整其發展戰略以保持競爭優勢。
2021年3月,輝瑞決定停止在中國生產生物仿制藥,并賣掉了建成使用不到3年的杭州生物制藥生產基地;武田直接剝離了中國大陸的5個產品線,包括抗高血壓注射劑“亞寧定”等心血管和代謝領域藥品;羅氏將3款曾經賣得很好的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市場推廣權授予他人,中國FMI團隊也計劃于年底解散;禮來1.7億美元出售希愛力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權利;GSK則注銷了《藥品經營許可證》,不再負責任何進口藥品代理和投標工作……
除了將資產與產品的剝離外,還有一批藥品也退出中國市場。2021年5月,國家藥監局公布的283個注銷批文藥品中,包括艾伯維的維健樂和易奇瑞、強生的力洛、優時比的開浦蘭、默沙東的捷諾維等藥品。
此外,在2021年,包括賽諾菲、諾和諾德、阿斯利康、歐加隆等多家跨國藥企都曾發生裁員事件,更有不少企業進行了架構調整。其中,阿斯利康不僅有7位重要高管離職,而且多個業務部門被拆分合并。另外,阿斯利康還成立了罕見病業務部、全渠道事業部。
記者注意到,2021年進行架構調整的跨國藥企還有安斯泰來、賽諾菲、暉致等。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解讀稱,對于大多數跨國藥企而言,調整戰略布局其實是為了剝離非核心業務,更加聚焦發展。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