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如是 劉釗
1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研究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中金公司研報認為,長期看,“萬物電驅”時代已至,稀土永磁行業迎來發展新浪潮。以新能源車、工業電機為首的高效節能領域發展迅速,高端磁材2023年至2025年需求CAGR將達到28%。
從今年三季報來看,多家上市公司始終保持對行業前沿技術發展和突破的密切關注,并且已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應對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技術挑戰。
稀土產業整合進程加速
根據USGS數據,2022年全球稀土資源總儲量約為1.3億噸,稀土礦產量為30萬噸,其中中國儲量為4400萬噸(占比35.01%),產量為21萬噸(占比70%),儲量和產量均為全球第一位。天風證券分析師劉奕町表示,參考稀土行業發展路徑,我國優勢資源已進入產業鏈整合和延伸迫切階段,戰略資源重估與配置價值不斷凸顯。
1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會議指出,稀土是戰略性礦產資源,要統籌稀土資源勘探、開發利用與規范管理,加大高端稀土新材料攻關和產業化進程,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破壞生態等行為,著力推動稀土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有望建立稀土行業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優化行業格局。
從稀土配額制的實行到六大稀土集團的整合再到四大稀土集團的再整合落地,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的進程不斷加速,下一步該產業的發展方向已經明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稀土作為中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國家始終在保持行業優勢地位、促進行業穩健發展、推動高端應用等方向不斷規范和促進行業發展。劉奕町表示:“回顧近二十年產業發展歷史,稀土行業政策端持續發力,堅定不移做大做強稀土高端化產業鏈趨勢已定,產業不斷加速整合的意圖在于圍繞自主可控打造中國優勢資源產業鏈。”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稀土行業的集中度在不斷提升,對產量、價格的控制力也相應有所上升。同時,產業整合也是對國有資本的優化布局,提升稀土產業的競爭力、創新力以及抗風險的能力。此次會議已釋放出提振稀土產業發展信心的重要信號,整個稀土產業將不斷向著高質量方向發展,整個產業鏈將向更深層次、高水平方向轉型。”
稀土板塊研發沖刺
“稀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激活相關企業的發展活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核心技術研發,對稀土整個產業的延鏈、補鏈、強鏈進行重新規劃。政策、企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產業質量的提升,”林伯強進一步闡釋道。
作為整合后的四大稀土集團之一,中國稀土表示,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上市平臺,將積極契合稀土行業大整合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自身在稀土產業運營與上市平臺優勢,適時推進內外部稀土資產整合重組,為推動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從稀土板塊來看,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今年前三季度,金力永磁研發費用投入2.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99%,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4%提高至5.08%。公司使用晶界滲透技術生產9364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產品,較上年同期增長36.20%。正海磁材投入研發費用2.47億元,同比增長19.65%;橫店東磁研發費用為7.45億元,同比增長6%;中科三環研發費用為1.03億元,同比增長2.77%。
近日,在與投資者交流時,正海磁材表示,公司作為全球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秉承“成為世界永磁材料行業的領跑者”的產業愿景,將始終保持對行業前沿技術發展和突破的密切關注。中科三環表示,從目前來看,稀土永磁電機依然是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最優解。任何一種永磁材料從研發到產業化應用都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目前還沒有發現性價比更高的永磁材料。公司將持續關注新型材料、新型電機等技術的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自身科研優勢開展積極探索,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研發和經營布局,妥善應對新的技術可能帶來的挑戰。橫店東磁也表示,公司一直在配合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開發新型電機。在光伏業務方面,今年9月至10月已陸續投產了5GW TOPCon組件和6GW TOPCon電池產能,P型電池產能主要針對差異化市場,仍有其市場空間。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并按照謀劃三年展望五年的時間安排做了戰略部署,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將持續推動釹鐵硼需求增長。
關于這一新領域,英洛華也做了回應,公司產品目前有少量應用于工業機器人,將持續關注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趨勢,綜合考慮市場及業務需求做好相關研究和儲備。
(編輯 袁元)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