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4月12日,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中國經濟前沿”叢書•《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源泉(第2卷):人力資本、創新和技術變遷》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增加了人們對近期中國金融部門及可持續發展前景的憂慮。同時,美、英等國的地緣政治沖擊,放大了中國從出口、投資、資源密集型增長模式轉向新經濟增長模式的不確定性。
可以說,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制造業在業者的工資在1980年至2015年增長了大約14倍。中國在2012年之后勞動人口開始減少,更增加了工資上漲的壓力。中國企業必須通過創新和提高生產率來應對不斷上漲的工資壓力。
中國能不能良好地應對挑戰?人們經常提到“中等收入陷阱”,意思是只有少數經濟體能從中等收入變成創新型高收入的經濟體。政府和部分學者確實表達了中國面臨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比如,OECD2013;Ma,2016)。韓雪輝和魏尚進(HanandWei,2015)運用轉移矩陣分析和非參分析(回歸樹)發現數據不支持絕對的中等收入陷阱假說。但是,在特定條件下,中等收入國家的經濟確實可能出現增長停滯甚至倒退的現象。
本書《向更具創造力的經濟體轉變:中國的進展與挑戰》一章指出,在參與全球貿易和工資上漲的壓力下,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已經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從專利數量或質量來看,中國經濟已經在向創新驅動型轉化。因此不必對中國經濟過度悲觀。
如果中國能繼續找到有效的辦法向創新型經濟體轉型,就有很大機會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減少對國企的補貼就是其中之一。即使國企在創新方面的效率低于民企,卻仍能獲得更多政府補貼。如果政府能消除歧視性的研發補貼,讓不同類型的企業在同一起點賽跑,那么就可以減少資源錯配、提升效率。其他的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推進教育改革,尤其是在教育體系中增加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