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并軌邁出關鍵一步!
國常會剛剛發聲,要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央行今日上午即公告稱,8月20日將首次發布新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降低實際利率發大招。
與原有的LPR形成機制相比,新LPR有四點變化:
一是報價方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改革后各報價行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基礎上加點報價,市場化、靈活性特征將更加明顯;
二是在原有的1年期一個期限品種基礎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種,為銀行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等長期貸款的利率定價提供參考,也便于未來存量長期浮動利率貸款合同定價基準向LPR轉換的平穩過渡;
三是報價行范圍代表性增強,在原有的10家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各2家,擴大到18家。民營銀行包括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
四是報價頻率由原來的每日報價改為每月報價一次。這樣可以提高報價行的重視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報價質量。2019年8月19日原機制下的LPR停報一天,8月20日將首次發布新的LPR。
我國原有的LPR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于2013年10月正式運行。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官網介紹,貸款基礎利率(LoanPrimeRate,簡稱LPR)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加減點生成。貸款基礎利率的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是在報價行自主報出本行貸款基礎利率的基礎上,指定發布人對報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形成報價行的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平均利率并對外予以公布。運行初期向社會公布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為貸款基礎利率的指定發布人。每個交易日根據各報價行的報價,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報價,對其余報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后,得出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平均利率,并于11:30對外發布。
截至2019年8月16日,1年期LPR已穩定在4.31%的位置上長達16個月之久。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央行最新口徑,LPR已經悄然更名。
目前LPR的官方中文名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為什么要完善LPR形成機制?
央行有關負責人:經過多年來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目前我國的貸款利率上、下限已經放開,但仍保留存貸款基準利率,存在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并存的“利率雙軌”問題。
銀行發放貸款時大多仍參照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特別是個別銀行通過協同行為以貸款基準利率的一定倍數(如0.9倍)設定隱性下限,對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形成了阻礙,是市場利率下行明顯但實體經濟感受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當前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迫切解決的核心問題。
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提高LPR的市場化程度,發揮好LPR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完善LPR形成機制,與降低實際利率之間是啥關系?
央行有關負責人:通過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可以起到運用市場化改革辦法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效果。
一是前期市場利率整體下行幅度較大,LPR形成機制完善后,將對市場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
二是新的LPR市場化程度更高,銀行難以再協同設定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打破隱性下限可促使貸款利率下行。監管部門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將對銀行進行監督,企業可以舉報銀行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的行為。
三是明確要求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并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采用LPR作為定價基準。為確保平穩過渡,存量貸款仍按原合同約定執行。
四是中國人民銀行將把銀行的LPR應用情況及貸款利率競爭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督促各銀行運用LPR定價。
還有什么舉措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央行有關負責人:中國人民銀行還將會同有關部門,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切實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一是促進信貸利率和費用公開透明。嚴格規范金融機構收費,督促中介機構減費讓利。
二是強化正向激勵和考核,加強對有訂單、有信用企業的信貸支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三是加強多部門溝通協調,形成政策合力,多措并舉推動降低企業融資相關環節和其他渠道成本。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