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對外開放再進一步!
據新華社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次修改兩個條例的部分條款,主要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有關外資保險公司和外資銀行準入及業務范圍等方面的對外開放政策,為進一步擴大保險業、銀行業對外開放提供更好法治保障。
近年來,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迎來一個又一個的重要節點。2018年,中國宣布將合資證券、基金管理和期貨公司的外資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后不再設限。如今,根據證監會安排: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未來,行業將迎來哪些變化?對市場有何影響?證事聽君梳理證券業、銀行業等領域開放脈絡,采訪專家進行了解讀。
14家公募基金距外資控股“只差兩點”
在政策宣布提前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希望獲得中國公募基金牌照以加大在華投資。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141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中外合資企業有53家。其中,外資機構持股49%的達14家(距外資控股只差兩個百分點),包括國聯安基金、華寶基金、匯豐晉信基金等。
這預示著,未來政策允許后,外資能夠很快實現絕對控股公募基金。
“外資進入公募基金行業,對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其一、無論是在風險控制、投資理念還是投資流程方面,外資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其二、外資進入之后,給整個公募行業發展帶來了多層次和多元結構發展的空間,有助于行業的創新;其三、伴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內外資機構謀求雙贏的過程,最終會促進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公募基金出現”,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說。
外資控股券商逐漸擴容
近年來,外資控股券商的隊伍也在擴容。目前,我國已有3家外資控股券商,分別是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
與此同時,目前仍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正在計劃擴大在華投資。在證監會宣布明確取消券商等機構外資股比限制時點后,法國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10月12日公開就表示,計劃在中國成立獨資券商,具體執行預計要等到明年12月政策正式放開以后。
我國金融業應如何練好內功,以更好地在國際中取勝?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葛壽凈認為:首先,內資券商要積極開拓新業務、新的經營模式,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保住原有人才優勢。對薪酬體系、人才培養、儲備及梯隊建設方面要非常重視,建立良好的公司企業文化。其次,也要看到外資會帶來許多不同的經營理念,同時也促使國內券商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以適應國際競爭,并利用本土券商的優勢,確立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
銀保監會18個月推出34項對外開放舉措
為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2018年以來,銀保監會陸續提出一系列銀行業、保險業等對外開放新舉措。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今年5月份在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銀保監會繼2018年宣布15條銀行保險業開放措施之后,又在2019年5月1日再次宣布了12條新的對外開放措施。此后,今年7月份,銀保監會研究發布7項對外開放新政措施。
至此,18個月以來,銀保監會共推出34項對外開放舉措。
其中,今年7月份銀保監會研究發布的7項對外開放新政措施包括了“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等舉措。
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10月1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加快推進《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相關配套制度的修訂完善,進一步優化銀行業、保險業投資和經營環境,激發外資參與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活力,豐富金融服務和產品體系,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中國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進程,共同構建更加開放、互利共贏的金融市場。
債券市場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在金融市場開放上,債市開放成為亮點之一。
10月16日,央行宣布,為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體現高水平開放要求,人民銀行會同外匯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同一境外主體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債券進行非交易過戶,資金賬戶之間可以直接劃轉,同時同一境外主體通過上述渠道入市只需備案一次。
目前,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直接入市、債券通等多種渠道投資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債券市場在國際上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今年1月31日,彭博公司正式確認于今年4月起將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9月4日,摩根大通宣布,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將于2020年2月28日起被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納入工作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表示,近年來債券、股票市場互聯互通、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RQFII)投資額度限制等舉措大大加快了開放步伐,在加快提升了市場競爭性的同時,也引入了更為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更加理性的機構投資資金,從而推動資本市場進一步健康發展。同時,一些長線資金對債券資產有著剛性配置需求,這對債券市場短期走勢和長期運行均有益處。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