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會玲
日前,由高頓教育主辦的第二屆財智高峰論壇在上海開幕。論壇匯聚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財務領域資深專家。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教授于增彪做為首講人分享了“中國管理會計發展的第四次浪潮”。
“中國管理會計發展的第一次浪潮是上世紀50-60年代,國有企業開始運營,主要特點就是引進和創新蘇聯的經濟核算。其次是上世紀80年代-本世紀00年代初,國有企業公司化、股份化基本完成,期間取得了諸多成果,主要特點就是在揚棄蘇聯經驗的同時引進和創新美國管理會計,這是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就是本世紀10年代至今經濟進入新常態、新時期,這次浪潮的特點是政府直接推動管理會計體系建設。”于增彪表示。
同時他還對第四次浪潮進行了預判,通過70年積淀以及新時代宏觀經濟與微觀組織的新需求,管理會計將“引爆”組織價值創造的潛能,其特點是所有組織都將應用和創新管理會計,在創造財務和非財務價值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
第四次浪潮就要來了,理由是什么呢?于增彪從七種趨勢進行了分析。即數據化、業財融合、行業化、技財融合、國際化、宏觀化和中西融合。
數據化方面,沒有IT參與,就不可能有管理會計的應用。目前正在流行的財務共享、財務云基本上屬于“最精致、最靈活的財務會計”。一個服務于決策支持、管理控制、創造企業價值的管理會計軟件尚未問世。企業信息系統多樣化、碎片化十分嚴重,信息孤島仍大量存在,遠遠達不到“數出一門,信息共享”。
其次,業財融合就是業務和財務相互結合,如果脫離開業財融合,即使有政府機構會計應用指引、美國管理會計公告,也不可能用好管理會計、不可能編出實用管理會計軟件。
行業化方面,因行業具有相對性,使用時須明確界定。我國管理會計尚未行業化,換言之,我國管理會計應用程度還并不深入。導致管理會計軟件“個性化不足,通用性有余”。
技財融合即技術與財務相結合,在發揚我國企業技術經濟分析傳統的同時,與企業運營具體的技術環境相結合,創新技術、產品和材料研發的模式,以創造企業價值。
國際化方面則要滿足全球經營企業管理層、各級經理、員工對管理會計信息的需要。包括海外子公司管控,除了現有管理會計方法(如預算),還有政治、文化、法律等風險控制。
宏觀化是指將管理會計理念和方法推廣到宏觀經濟管理層面。一方面宏觀與微觀并未打通,另一方面政府支出及其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管控與效率,尚未列入議程。可通過有效地應用管理會計,保障宏觀決策的微觀化,既舉重若輕,又見微知著。
最后,要融入國際學術圈,從實務看,既要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和技能,又要將我國管理會計創新成果奉獻給世界。我國需要復合型“高端”管理會計人才,包括業財復合,技財復合,IT、營銷與會計復合;也需要管理會計系統設計師、數據分析師、編寫數據驅動行動算法的“新碼奴”。
“第四次浪潮,對上市公司就是提高企業質量,就是有創造價值的能力。”于增彪教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編輯 白寶玉)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