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全國169個高新區連續迎來重磅利好。
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國家高新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對示范引領更大力度改革開放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促進“雙創”和大學畢業生就業,并提出在創新政策、開放力度和融資三方面進行支持。
圖片來源:科技部網站截圖
圖片來源:科技部網站截圖
7月17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公開發布,《意見》對支持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進一步細化落地。其中,在支持高新區企業直接融資方面,《意見》提出,支持國家高新區內高成長企業利用科創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高新區開發建設主體上市融資。
373家高新區企業已登陸A股
還有70家“后備軍”在路上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2.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5.1萬家,分別增長約24%和15%。
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高新區也哺育了眾多高成長企業。其中,已有不少企業登陸A股市場。
小編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7月19日,A股上市公司中,有373家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新區,在A股上市公司數量中占比9.57%,首發募資合計2240.71億元。從上市板塊來看,上述373家企業中,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的數量最多,有114家,其次是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中小板,分別有98家和83家。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在開市近1年的時間里,就迎來了21家來自高新區的企業。
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不同類型的科創企業可以選擇不同路徑登陸資本市場。新三板設立了精選層和轉板上市制度,創業板和科創板均實施注冊制,錯位發展,支持科創企業上市。
科創板方面,來自各地高新區的后備軍企業有43家,計劃募資合計238.17億元;創業板注冊制下,19家已受理企業來自當地高新區,計劃募資合計為115.33億元。
新三板精選層方面,70家掛牌公司提交了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的申請文件,其中8家注冊地為當地高新區。其中4家公司已經順利完成了公開發行,合計募資5.51億元;另外4家因需更新財務數據處于中止狀態,計劃募資合計6.16億元。
綜合來看,正在積極備戰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精選層的高新區企業有70家,計劃募資合計365.17億元。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資本市場一直都希望對科技企業提供支持,創業板當年開板的初衷也是如此。在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之后,創業板和科創板都是科技企業上市的主要通道和平臺。“未來十年,應該是國家大力鼓勵發展科技的階段,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上市。”
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
投資未上市未掛牌新經濟項目6.16萬個
在支持高新區企業直接融資方面,《意見》同時強調,大力發展市場化股權投資基金。引導創業投資、私募股權、并購基金等社會資本支持高成長企業發展。
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作為重要的直接融資渠道和資本金形成工具,已成為早期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及初創科技型企業重要的“孵化器”、“助推器”。
6月29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2019年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及投資運作概況,截至2019年末,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882家,同比增長2.37%;存續私募基金37208只,同比增長7.19%;管理基金規模10.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62%。2019年當年新登記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792家,占當年新登記管理人總數量的比例達73.20%。
在資產端,私募基金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本金。
截至2019年末,私募基金累計投資于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數量達11.71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6.89萬億元。從在投境內未上市未掛牌股權投資項目的具體行業分布看,互聯網等計算機運用、半導體等產業升級及新經濟代表領域成為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基金布局重點,在投項目6.16萬個,在投本金3.29萬億元。
“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了市場化股權投資基金在給中小企業提供初始本金和早期資金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和經濟學院教授韓乾表示,受全球疫情等因素影響,許多中小企業面臨資本缺乏的問題,部分有潛力的優秀企業可能在經濟完全恢復增長之前就難以為繼。解決資金問題,僅僅依靠從銀行間接融資還不夠,因為很多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風險高等因素從銀行融資的成本很高,因此還需要大力發展包括市場化股權投資基金在內的各種直接融資渠道,引導這些股權投資基金為創業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和支持,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中小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這對加快新經濟的成長,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迅速恢復增長有重要的意義。
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新區貢獻全國三分之一研發投入
據《意見》,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高新區被賦予了兩大重任:一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支持國家高新區發揮區域創新的重要節點作用,更好服務于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二是打造區域創新增長極。鼓勵以國家高新區為主體整合或托管區位相鄰、產業互補的省級高新區或各類工業園區等,打造更多集中連片、協同互補、聯合發展的創新共同體
在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高新區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其一,高新區提供了區域經濟創新驅動的支撐。數據顯示,高新區貢獻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研發投入,高新區的研發經費支出占區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是全國該比值的三倍。在高新區內,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有效推動了區域的科技創新步伐,引導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二,高新區肩負著產業孵化的重擔,中關村信息技術產業集群、武漢東湖光電子產業集群等都是脫胎于高新區的襁褓才得以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這有效彌補了我國產業結構的短板。
其三,從金融市場上來看,高新區受到了一大批創業風投機構和科技金融服務機構的青睞,有效的幫助資本市場反哺實體經濟,提升了資金的資源配置效率。
對于打造區域創新增長極,盤和林認為需從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打好“基礎”,除了傳統的交通設施、電力設施以外,還要充分關注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給區域內的企業創新給予足夠的扶持力度,包括創新補貼、抵稅扣稅、費用減免等,讓企業輕裝上陣。二是要根據區域比較優勢推動創新發展的細分產業,比如農業大省要大力推動農業創新,拉長農產品生產價值鏈,促進農產品深加工;沿海、科技水平較高的區域要大力推動互聯網經濟、電商平臺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強信息產業、計算機產業等產業的競爭力。三是充分調動社會主體的積極性。除了通過政策傾斜等吸引企業入駐高新區外,更要充分借助社會資本的力量,廣泛開展創新金融產品,向金融市場靠攏。最后,政府要減少對市場的直接干預,讓企業在區域創新增長極建設中“唱主角”,優化政企關系,共同為區域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