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我國經濟新發展格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小編注意到,9月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強調的三個“有利于”,排在首位的便是“加快推進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
對此,以資源配置為“主業”的資本市場自然當仁不讓。今日,小編分別從A股市場進出口把關、國企借資本市場改革增效、以及監管資源調配引導上市公司提質等角度,聚焦資本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
優化:
年內IPO規模創十年新高,15家公司“強制退”
去年以來,為優化資源配置功能,資本市場進行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其中,注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本輪改革的龍頭,與此同時,信披、退市等制度也進行了配套修訂,資本市場入口和出口的把關進一步得到優化。
小編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9月2日,年內234家企業IPO募資3087.86億元,同比增136.9%,為近十年新高(2011年以來)。其中,注冊制下119家企業IPO募資1930.64億元,占比62.52%。與此同時,年內已有28家企業退市,包括15家強制退和13家重組退。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始終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之中,目前亦表現出了不同于以往歷次改革的鮮明特點。一方面是致力于提升資本市場多層次發展體系,另一方面是市場化導向,減少不必要的監管約束,提升市場主體運作自主性和便利性。如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注冊制改革中,IPO、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從原先的審核制轉變為注冊制,并建立了以信披為核心的審核體系,真正交給市場選擇。
從入口端來看,隨著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今年以來的IPO規模顯著提升。小編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9月2日,年內234家企業登陸A股,同比增長98.31%,合計首發募資3087.86億元,同比增長136.9%。其中,注冊制下119家企業(包括21家創業板注冊制企業)實現IPO,占比50.85%,合計首發募資1930.64億元,占比62.52%。
由于科創板和創業板服務科創、創新企業的定位,年內IPO企業的科技和創新含量也更高。從行業(申萬一級)來看,今年以來,電子、醫藥生物兩個行業IPO募資額較高,分別為826.42億元和395.06億元,合計1221.49億元,占比39.56%,接近四成。
從出口端來看,隨著嚴監管和退市制度的嚴格執行,今年以來,退市企業數量再創新高。據小編梳理,截至9月2日,年內有15家企業被強制退市,其中9家為面值退市,5家為財務退市,1家規范類退市。另外,截至7月底,年內有13家公司通過出清式重組完成退市,年內退市公司數量也創下歷史新高。
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夏凡捷預計,隨著注冊制的深入推進和退市制度改革過渡期的結束,退市制度改革將成為后續改革的重點,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談及如何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李湛認為,主要還是應從制度的完善方面來考慮。從退市制度來看,首要任務需要完善其配套措施,如對于已經退市的上市公司,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使投資者可以在股權市場實現流通和市場化轉化,加速退市資源出清,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另外,證券市場強調信息披露,也強調市場中介的主體責任。對于新股發行中的違規問題應更加嚴懲,完善信披制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運行效率。
增效:
年內A股共發起421起國企并購重組計劃
對于國企改革而言,資本市場無疑是提高改革效率的重要平臺。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獲得通過,不僅國資國企改革將迎來新發展局面,預計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也有望迎來新突破。從過往國企改革的推進情況來看,資本市場自然大有可為。
僅從今年情況來看,小編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剔除交易失敗案例,A股市場共發起421起國企并購重組計劃。其中,106起已完成,315其正在進行中;從具體的企業性質上看,94起涉及央企國資控股公司、190起涉及省屬國資控股公司、129起涉及地市國資控股公司、8起涉及其他國有公司。若從同期全市場情況來看,包括上述上市國企在內的并購重組計劃共1397起,占比約為30.14%。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國有企業借助資本市場來推進并購重組,一方面可以利用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機制合理確定并購重組價格,最大化避免由于高價買入或低價賣出資產而造成的國有資產損失;另一方面,以資本市場作為并購重組平臺,可以提高國有企業并購重組的透明度,既可以杜絕暗箱操作,也可以加快并購重組進程,降低并購重組的不確定性。
從年內上市國企推進并購重組的行業類別上看,制造業占比近半。具體來看,按新證監會行業分類,183起歸屬于制造業,從其制造業細分行業上看,26起涉及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3起涉及專用設備制造業,22起涉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20起涉及醫藥制造業等。除此之外,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并購重組數量亦相對較多。
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國有企業通過積極參與和推進并購重組來有效發揮產業主導作用,無疑承擔了促進科技引領實業、助力產業升級發展、推動經濟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提升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任。
龐溟認為,國有企業借力資本市場推進并購重組,有望促進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從而進一步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從容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有望充分發揮資金、規模、人才、政策、資源、行業產業影響力等優勢,充分實現技術、知識、管理、數據等要素價值,同時轉變適應和偏向傳統產業、基礎產業的觀念思路、體制機制、公司治理、商業模式、發展方式,進而推動提高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
規則先行:
分類監管促提質同時啟動預警機制
在資本市場發揮資源配置功能的過程中,監管通過規則先行進行引導,無疑是路徑更短、效率更高的做法。
2019年以來,證監會多次提出,要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監管首要目標,這其中關鍵是要做好持續監管、精準監管和分類監管。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動作不斷,持續推進上市公司分類監管。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表示,推進分類監管,實施精準監管和應用更多科技手段進行監管,這是提高監管資源配置效率的手段之一,其核心目的是促進和提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營造資本市場良好的生態體系。
8月30日,深交所發布《上市公司風險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按照上市公司風險嚴重程度和受監管關注程度不同,將上市公司從高到低依次分為高風險類、次高風險類、關注類、正常類四個等級,并明確對不同類別公司實施差異化監管安排,優化監管資源分配,提升監管工作的精準性。
《辦法》明確對財務造假、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對高風險類及次高風險類上市公司重點配置監管資源,對其信息披露、并購重組、再融資等事項予以重點關注。規定高風險類公司信息披露考評不得為A、取消信息披露直通車資格、年度報告雙重審查、公開年度報告問詢函及回復等,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業、誠信經營、規范運作。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對上市公司進行分類監管有利于提高監管部門的監管效率,有利于支持合規經營的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監管層通過分類監管,對高風險企業保持聚焦,實現持續性監管。
早在今年1月3日,上交所發布了《上市公司創建信息披露示范公司試點工作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在分類監管上,擬加大對創建信披示范公司的監管服務力度。
例如,支持創建信披示范公司依法以簡便快捷方式發行債券融資,上交所將在所承擔的審核、發行等相關職責范圍內給予支持。在創建信披示范公司進行再融資、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時,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依規向有權機關出具支持性文件,通報公司創建信披示范的情況。
盤和林認為,對上市公司分類監管是主動監管的一種手段。需要進一步完善市場層面和監管層面雙管齊下的監管體系。市場層面要發揮律師、投資人、舉報人、注冊會計師的主觀能動性,獎勵問題發現者;監管層面要擴大監管覆蓋,對有風險苗頭的企業提前預警,上市公司風險分類就是一種直觀簡便的預警機制。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