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在連續(xù)16個工作日開展逆回購操作后,央行于11月6日“踩下剎車”。央行發(fā)布公告顯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合理充裕水平,11月6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
在此之前,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十一”假期過后,央行在連續(xù)5個工作日暫停逆回購操作后,于10月15日重啟逆回購操作。截至11月5日,央行續(xù)16個工作日開展7天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一直維持2.2%不變,累計逆回購操作量達1.25萬億元。而在10月15日至11月5日期間,逆回購累計到期資金為0.93萬億元,故央行在此期間實現凈投放0.32萬億元。
對于央行此前連續(xù)開展逆回購操作的原因,聯儲資管投研部總經理袁東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對到期的逆回購進行對沖;二是,目前結構性存款壓降任務仍然較重,而同業(yè)存單量價齊升,顯示銀行端資金仍然較為緊張,以公開市場操作替代MLF和降準,繼續(xù)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三是,10月下旬稅期到來,成為流動性密集投放特別是下旬力度加大的重要原因。
“10月份下半月(10月16日至10月31日),央行逆回購凈投放4600億元,主要是為了對沖稅期的影響。進入11月份后,稅期影響消除,央行開始凈回籠。稅期前后逆回購的吞吐操作,體現了貨幣政策精準導向、松緊適度的特征”。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央行11月份以來,逆回購操作量累計3200億元,同期逆回購到期資金5100億元,凈回籠1900億元。
從資金價格來看,經過連續(xù)逆回購操作后,短端資金利率已明顯下行。據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數據顯示,10月15日,隔夜Shibor報2.063%;月底流動性偏緊,10月27日隔夜Shibor升值2.38%的月內最高點;11月5日,隔夜Shibor下行至1.337%,流動性緊張明顯緩解;11月6日,雖然隔夜Shibor上行41.3個基點至1.79%,但仍維持較低水平,低于10日均值2.0106%。截至11月6日16時15分,衡量流動性水平的市場關鍵指標之一DR007的加權利率為2.2229%,低于10日均值2.3215%。
袁東陽認為,近期央行的操作反映了貨幣政策在經濟恢復至潛在水平之前,仍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并促進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合理增長,但更多依賴于公開市場操作這種形式;也反映出,央行不會搞“大水漫灌”,并注重防范貨幣寬松可能引起的金融風險,特別是宏觀杠桿率的繼續(xù)增加。今年后期,貨幣政策將大概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并通過結構性措施降低實體企業(yè)的融資成本,繼續(xù)推動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
“11月份至12月份財政支出進入高峰期,將對基礎貨幣形成補充作用。”解運亮認為。
對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走勢,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11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根據形勢變化和市場需求及時調節(jié)政策力度、節(jié)奏和重點,一方面特殊時期出臺的政策將適時適度調整,另一方面對于需要長期支持的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同時,孫國峰表示,人民銀行將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創(chuàng)新和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精準設計激勵相容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新發(fā)展理念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xù)增加小微企業(yè)首貸、信用貸、無還本續(xù)貸,以創(chuàng)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chuàng)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fā)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yè)整... |
23:55 | “廣發(fā)鄉(xiāng)村振興專區(qū)”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yè)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yè)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