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資本市場改革向縱深推進。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的推進,退市制度落地見效以及不斷完善,推動投資者保護機制發揮作用,全面落實“零容忍”舉措、債券市場注冊制和違約處置機制改革,加快國際化機制對接等,是今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點。從中長期來看,則需要從六方面不斷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今年要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
創造良好市場環境
2021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提出,做好今年工作對于資本市場“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意義重大。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著力提升資本市場治理能力。
“注冊制改革不僅僅是入口端的改革,還包括再融資、兼并重組、退市端的改革,另外,需要對欺詐發行、信披違法、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零容忍’打擊,凈化市場生態,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劉鋒表示。
一、今年改革的首要任務,是繼續完善各項制度,補短板,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創造條件??苿摪遄灾聘母锫涞貙嵤┮呀浺荒甓?,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亦超過半年,需要總結從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全面梳理注冊制改革中的短板,積極完善優化各項制度,如完善IPO企業股東信披以及關聯交易的信披等。
二、推動退市新規的落地見效,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有進有出,才能打造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實現資本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
三、“零容忍”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除了嚴打欺詐發行、信披違規等,從二級市場交易環節來看,也需要加大對證券賬戶的異動監管,從根源打擊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
四、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跟上市公司本身密切相關,而監管有邊界,所以監管機構需要加強市場機制的建設,完善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倒逼上市公司提高治理質量,公平對待所有的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五、強化投資者保護。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對侵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快速查處,及時打擊,二是投資者在違法違規行為中受到的損失,要能通過合法途徑獲得賠償。所以,需要不斷完善相應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提升監管能力,實現精準打擊。
中長期從六方面
促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1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提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培育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等。
劉鋒認為,從中長期來看,資本市場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仍需5年至10年的時間,需要堅持六個方面發展方向:
首先,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體量是美國的2/3,但美國的股票市場規模是中國的5倍,債券市場是中國的3倍,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我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規模和深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不斷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降低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和風險。
第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從全球來看,大多科技領先的公司都是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培育出來的。當前,在支持科技創新的背景下,需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苿撈髽I一般具有資金投入大、研發周期長、不確定性高的特征,其需要的是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長期股權投資,而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風險有著天然的厭惡,其資產端可以匹配的是收益回報較穩定、風險屬性較低、期限較短的信貸支持,與科創企業所需的融資是錯配的。
第三,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需要不斷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占比。從投資規模來看,我國公募、私募、券商等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為50多萬億元,相當于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貝萊德一家的資管規模。所以,需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引導養老金、企業年金、保險資產等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第四,要不斷提升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能力,滿足中國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目前,我國居民供投資的金融資產規模超過百萬億元,但是,當前我國資管規模僅為50多萬億元,還有大量居民的投資需求未能滿足,財富管理的規模還有成倍的增長空間。
第五,大力發展交易所債券市場。目前,我國的債券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改革發行和登記制度,加速注冊制的實施,減少投資者入市限制,提高市場流動性和交易便利,不斷豐富品種,完善期限結構,提升信用評級有效性以及優化債券違約市場化處置機制。
第六,推動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不斷優化和豐富外資投資國內資本市場的路徑和產品,暢通國內資本投向境外市場渠道,加強跨境監管合作,提升跨境監管能力建設,增強金融機構的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和管理能力。
(編輯 張偉)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