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非法集資作為金融領域中典型的‘無照駕駛’行為,多年來糾而復生、屢禁不止,已經成為非法金融‘牛皮癬’,不但危害國家經濟金融秩序,而且損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影響社會大局穩定。”銀保監會打非局副局長胡美軍7月8日在銀保監會“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銀保監會作為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的牽頭單位,堅決整治、主動出擊、積極防范,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
一方面是堅持高壓嚴打,對非法集資“零容忍”,有力震懾犯罪。胡美軍表示,依法嚴厲懲治違法犯罪,是保護人民群眾免遭非法集資侵害的重要手段。據其介紹,今年1月份至5月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查處涉案金額億元以上大案要案80余起,涉案金額合計超過900億元。同時,加快存案處置的進程。非法集資案件處置周期普遍比較長,部分案件久拖不決,嚴重損害群眾的利益,聯席會議從2018年開始組織各地開展存量案件攻堅,三年來已經辦結存案1.1萬起,涉及金額3800余億元。另外,還千方百計追贓挽損。
“我們始終堅持對違法所得應追盡追、應退盡退的原則,推動各地運用刑事、民事、行政等多種手段,最大限度地挽回群眾的損失”,胡美軍表示,近年來,部分地方在追繳逃廢債、實施聯合失信懲戒、加快易貶損財物處置等方面形成切實管用的辦法,一些全國性的大案要案已經分批次向參與集資的群眾清退資金,挽損比例也在穩步上升。
另一方面是主動堅持防范苗頭隱患、阻斷風險蔓延擴散。胡美軍比表示,要避免更多群眾陷入集資騙局,必須在“治未病”方面下功夫。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緊跟新形勢、新特點,及時提醒苗頭隱患,針對解債集資、炒作虛擬貨幣等新型風險,通過多種渠道向群眾提示風險,主要是跟大家揭露集資的手法、闡明危害,防止群眾上當受騙。二是嚴密防守針對弱勢群體的非法集資風險。會同國家衛健委、民政部等多家成員單位專題調研涉老、涉農領域非法集資問題,推動納入行業監管的工作全過程,有針對性地剖析典型案例,加強風險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三是啟動非法集資風險常態化排查工作。指導各地發動力量、配優資源,對轄內涉非風險易發領域開展拉網式摸排巡查,著力在苗頭時期、涉眾范圍較小時解決問題,最大限度減小非法集資對人民群眾的傷害。
同時,胡美軍表示,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識別和主動遠離非法集資,是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治本之策。一是全方位加強普法教育,二是發動社會力量提升群宣效果,三是廣泛發動群眾舉報涉非線索。
據胡美軍介紹,今年以來,各地依托群眾舉報,對250余條線索開展了有效處置,并且針對這個舉報向群眾發放了近30萬元獎金。目前,各地對非法集資能識別、不參與、敢揭發的社會氛圍正在加速形成。
(編輯 上官夢露)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