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見習記者 楊潔
一大波政府派發的“紅包”正在居民手中陸續“兌現”!
作為去年疫情期間促消費、擴內需、保增長的重要手段,最近一段時間,為搶抓歲末年初這一重要的消費旺季,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復蘇,《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各類消費券在多個地區再次“閃亮登場”。而從眾多網友的曬單、曬照來看,餐飲消費券似乎頗得“民心”。
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券對短期拉動消費的作用直接且傳導迅速,可以說是“準真金白銀”式的刺激。但總的來說,提振消費還需要從長效措施入手,以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為主。
新一輪消費券開搶
帶動部分地區消費破億元
12月22日上午8時,總額300萬元的衡水市政府消費券正式“開搶”。記者梳理發現,除衡水外,僅12月份以來,包括南京、鄭州、合肥、成都、重慶等多個地方相繼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用以提振消費。其消費券的類型更是涵蓋餐飲、娛樂、購物、旅游等眾多方面。
如合肥市于12月17日在全市開展“皖美消費·合肥購”消費券發放活動。合肥財政首輪將投入4000萬元,其中餐飲業1500萬元,商場超市1500萬元,汽車業1000萬元。12月17日至12月26日期間,鄭州將聯合市內重點美食街區、購物中心、品牌餐飲企業共同舉辦“品味中原”美食節,推出特色美食市集、特色菜品、暖冬小食盲盒等活動,并由銀聯“云閃付”配合發放500萬元餐飲消費券。
雖然多地發放消費券針對的領域和使用方式等所有不同,但對消費者而言,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卻是共識。家住合肥市的陳先生表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為了用掉從政府那“搶”來的20元餐飲消費券,特意去的銀泰中心吃飯。希望后續消費券能來得“更猛烈”一些。
應習文分析稱,消費券的本質是財政出資,結合部分商家讓利,向消費者進行轉移支付,鼓勵消費者短期(主要是節日活動期間)增加一定消費。政府發放消費券,一方面有利于促進短期消費、恢復消費信心;另一方面,也對商家有間接補貼、增加商家短期收入、緩解經濟低迷時期其經營壓力的目的。此外,如果限定消費券的使用渠道,如通過“云閃付”或數字貨幣等形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利于特定渠道的推廣。
記者注意到,在“花式”消費券的助攻下,已有地區交出了亮眼成績單。以伊寧市為例,在12月3日至12月14日期間,伊寧市人民政府共發放消費券19.6萬張,核銷券數15.81萬張,核銷金額838.45萬元。據了解,每日在線參與搶券人次超過10萬,成功報名參與活動的商家共400余家,直接以及間接帶動消費破億元。
“按照2020年上半年的經驗,在消費市場的回暖過程中,消費券確實發揮了關鍵作用。”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機制上講,消費券屬于在特定期限內用于特定領域的消費,即通過“杠桿效應”在短期內迅速提升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刺激相關領域消費的復蘇,進而帶動企業生產經營好轉,緩解經濟運行壓力。與直接發放現金相比,發放消費券更能用于居民消費而不是儲蓄,其帶來的刺激效果更為明顯。
“治標還要治本”
提振消費還需長效措施
事實上,近期多地消費券的“卷土重來”,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也與消費數據的疲軟有關。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043億元,同比增長3.9%,比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4%,回落0.2個百分點。若從全年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更是由年初的兩位數增長回落到個位數。
在付一夫看來,11月份消費數據的低迷,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消費市場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擾動,并影響到了線下消費市場的經營狀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反復影響,11月份的消費恢復不及預期,特別是疫情局部突發,對其經濟運行造成一定負面影響。整體上看,目前服務業生產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部分接觸型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因此,發放消費券有利于盡快促進消費回升,提振年末消費。預計12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保持4%以上的同比增長。
雖然消費券帶來的短期刺激效果可謂立竿見影,但在多位業內專家看來,提振消費不能只靠短期措施,更要從長遠角度去考慮。
付一夫稱,消費券并不能根本性地改變人們對未來的收入預期,而且不排除部分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使用了消費券,卻把原本計劃用于消費的現金儲蓄起來。換句話說,消費券只是一次性地提升消費者支付能力,卻無法為消費市場注入長久動力,故而只能算是“治標不治本”。所以從長期來看,若想真正推動消費市場的發展壯大,還是應從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優化商品服務供給質量、完善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等方面予以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當前全球疫情蔓延、產業鏈供應鏈循環不暢、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國內階段性結構性問題突出,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等背景下,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判斷。本次會議也特別強調,明年要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劉向東認為,在需求收縮方面,消費收縮無疑是其中的關鍵因素,為此要加大促進消費的力度,而穩定經濟增長的主要方面是促進消費恢復至正常水平,否則就會對經濟增速形成較大的拖累,特別是在外部性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促進消費和擴大有效投資顯得尤為重要。
暢通消費堵點
專家建議“抓大頭”
消費作為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劉向東看來,明年促進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恢復,其關鍵就是要暢通制約消費的堵點、斷點,特別是疫情后出現的各種消費渠道不暢等問題。同時,也要積極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真正啟動由消費驅動的良性經濟循環,從而使經濟增長有堅實的基礎性支撐。從中長期看,促消費的手段需要更多方式,即除消費券外,還要深化消費商品價格改革,增加流通環節的便利性,降低流通交易環節的稅費和成本等。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歷史經驗以及實際效果看,消費是“慢變量”,且具有較強的順周期性,故通過“穩就業”進而“穩收入”,顯然是促進消費增長的根本途徑。再者,還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降低居民的預防性需求,進而釋放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費,提高邊際消費傾向。最后,還要全力推進“共同富裕”,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推升必選消費的消費力度。
具體來說,鄭后成從“抓大頭”“強弱項”“防風險”這三方面對于促消費提出建議:“抓大頭”上方面,汽車類消費、石油及其制品類消費以及房地產后周期類消費在限額以上消費中位列前三,可重點促進這三個領域消費;“強弱項”方面,書報雜志類零售額、汽車類零售額、中西藥品類零售額累計同比在消費的20個分項中位列倒數1-3位,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相對較大;“防風險”方面,從預防的角度看,應加大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力度,為消費尤其是場景式、積聚性消費提供良好的氛圍與環境。
付一夫亦持類似觀點。他表示,想要進一步促進消費,需要加快破除抑制消費的一系列障礙,繼而讓居民消費潛力得到釋放。如繼續推進收入分配改革,著力縮小收入差距,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要妥善處理居民的養老、醫療問題,以此來解決民眾消費的后顧之憂;此外,還要改善偏遠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并規范消費市場秩序,優化消費環境,以此來激發國人的消費潛力等。
(編輯 孫倩)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