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昨日發布。公報顯示,2021年國民經濟再上新臺階。我國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實現新突破,產業升級蹄疾步穩,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需求結構繼續改善,新產業新產品快速成長,高水平開放也向縱深推進。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評讀公報時指出,這一年,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經濟增長全球領先
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公報顯示,從增長率看,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8.1%,不僅高于“6%以上”的預期目標,而且高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美國、歐元區、日本經濟2021年分別增長6.0%、5.0%、2.4%的預計值,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從規模看,我國經濟突破110萬億元的“關口”,總量達到114.4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按年平均匯率折算,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7.7萬億美元,預計占世界經濟的比重超過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左右。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寧吉喆表示,我國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貨物貿易額、外匯儲備余額位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對外投資、消費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國是引領世界經濟恢復的主要力量。
我國人均GDP也超過世界人均水平。數據顯示,我國人均GDP達到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
產業發展韌性彰顯
2021年我國就業目標、消費價格、國際收支等指標都超過預期目標。數據顯示,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實現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低于5.5%左右的預期目標。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漲幅比上年回落1.6個百分點,低于3%左右的預期目標。
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發展新動能增勢良好。我國服務業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4.9%,高于第二產業16.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快于規模以上工業8.6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52.5%、37.5%。
盛來運表示,世紀疫情沖擊下全球經貿合作遭遇逆流,我國頂住壓力,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貨物貿易規模再上新臺階,按年平均匯率折算已超過6萬億美元,連續5年蟬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位。
經濟循環逐步改善
2022年需攻堅克難行穩致遠
2021年,我國成功戰勝疫情汛情等多重挑戰,在逆境中砥礪前行。其中,生產流通穩步恢復,分配消費總體改善。
數據顯示,2021年工業生產增長面擴大。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95.1%;消費也實現恢復性增長,限額以上單位18個商品類別中,14個類別商品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
但當前世界經濟艱難復蘇,全球生產供給循環不暢,對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制約加大。國內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寧吉喆表示,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他建議,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進一步激活發展動力和潛能,切實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
17:26 | 安寧股份:公司現有產品鈦精礦和釩... |
17:26 | 博隆技術:從美國進口的原材料占比... |
17:26 | 博隆技術: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東... |
17:26 | 渤海輪渡:第二艘新能源電動車運輸... |
17:26 | 渤海輪渡: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東... |
17:26 | 長虹華意:公司與可口可樂公司沒有... |
17:26 | 成都華微: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通... |
17:26 | 德恩精工:公司旗下子公司德恩航天... |
17:25 | 德恩精工:公司在機器視覺方面已取... |
17:25 | 德邁仕:公司定點及前期研發產品包... |
17:25 | 德邁仕: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現金流... |
17:25 | 登云股份:公司將根據實際資金需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