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央行發布的2023年1月金融統計和社會融資數據顯示,1月信貸增長如期實現“開門紅”,總量與結構雙雙好轉,社融增量規模顯著回升。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同比多增9227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5.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億元。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記者注意到,當月M2同比增速創下自2016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
受訪專家指出,1月信貸社融全面走強,充分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見效與企業預期轉好,經濟運行向好趨勢得到鞏固。一季度寬信用還將持續發力,但需注意全年信貸的不確定性或在居民側,居民在消費端及地產端的擴表或將成為全年經濟的“壓艙石”。
1月信貸增長如期“開門紅”
今年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創下單月歷史最高值。在多位專家看來,當月信貸數據大增是市場預期回升、監管要求適度靠前發力、銀行前期項目儲備充足等多因素疊加的結果。
從信貸結構看,企業部門的信貸需求強于居民部門。數據顯示,1月份住戶貸款增加257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3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6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5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412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585億元。
企業中長期貸款繼續為當月信貸數據“挑大梁”。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表示,1月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繼續改善,或受政策支持和基建發力等因素影響。基建方面,今年專項債發行節奏繼續前置,超過去年同期。
基建的配套融資需求繼續對年初企業中長期貸款形成支撐。制造業方面,政策繼續發力疊加今年企業預期快速修復,企業內生融資需求開始回升。
1月社融增量規模有顯著提升。分結構看,1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93萬億元,同比多增7308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486億元,同比少4352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4140億元,同比少1886億元。
1月份,財政靠前發力助力政府債融資保持平穩,而企業債券融資仍是主要拖累項。中信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程強表示,1月理財市場贖回壓力有所緩解,但是尚未出現大規模回流,信用債利率仍處于相對較高位置,因此企業發債意愿較低。
春節因素助力住戶存款多增
1月末,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個和8.6個百分點,反映企業經營和投資活動進一步修復。值得注意的是,當月M1與M2的剪刀差較2022年12月份顯著縮小。
此前,居民儲蓄存款的大幅上升使得去年四季度M2同比增速持續高增,也導致了M1與M2增速的背離。隨著疫情擾動減小,居民存款能否向企業存款回流備受業界關注。
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7155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682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01萬億元。
對于當月人民幣存款多增,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告訴記者,除去銀行貸款等資產業務派生存款以外,春節錯位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今年1月末時春節假期已結束,現金陸續回流銀行體系并形成存款。春節因素還造成了住戶存款多增。企業有春節前支付年終獎、過節費的習慣,因此1月會有大量企業存款轉化為居民存款。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