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陸續披露今年1月份財政收支情況。從收入端來看,多地整體財政收入實現平穩開局;從支出端來看,民生等重點領域得到有力保障。
部分地區實現財政收入“開門紅”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穩步恢復,地方財政運行總體平穩。從1月份財政收入看,湖北、江西、河南、內蒙古、云南等地同比有所增長,實現首月“開門紅”。
河南1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由負轉正,達到465億元,同比增長10%。江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持續保持正增長,1月份財政收入完成462.9億元,同比增長14.3%。
內蒙古1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5億元,增長8.2%。其中,稅收收入368億元,增長8.7%。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表示,全區煤炭產量和價格繼續保持穩定,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財政收入首月“開門紅”奠定了基礎。
北京1月份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867.8億元,同比下降3.7%。不過,受市場主體經營活動逐步恢復影響,企業營業收入有所增加帶動,增值稅完成302.8億元,增長4.1%。
北京市財政局解釋,收入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去年同期高基數、高增速(14.9%)影響。今年1月份收入好于預期,為一季度“開門紅”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目前已披露財政收入的省份情況看,財政收入延續2022年的區域分化格局,即資源型省份的收入增速高,其他區域在高基數作用下增速低。”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前期經濟政策見效帶來的經濟恢復,將逐步在后續月份的財政數據中體現。
羅志恒認為,2023年財政形勢將伴隨經濟形勢恢復而呈現恢復態勢,從目前地方公布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目標看,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有望達到6%以上。
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在財政支出方面,1月份地方民生等重點領域的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湖北省財政廳數據顯示,1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75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教育支出159億元,同比增長19.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6億元,同比增長46.7%。
河南1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66.8億元,增長13.6%。其中,民生支出967.4億元,增長13.9%。分科目看,一般公共服務、科技、衛生健康、節能環保、城鄉社區、農林水支出分別增長25.4%、32.6%、46.5%、44.4%、28.7%、63.8%。
河北省財政廳廳長趙新海表示,要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保重點。強化財政資源統籌,下力氣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把更多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優先支持環京康養、環保績效創A、“專精特新”、高鐵建設等重點領域、重大項目。
財政部部長劉昆此前透露,今年將統籌宏觀調控需要,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優化政策組合工具,集中財力辦大事,在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上加大投資,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支持科技攻關、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基本民生、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
今年將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措施
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進一步發力?在加快支出進度的同時,各地加速推進地方債特別是專項債的發行使用、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
專項債在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達6434.93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4986.34億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趙新海表示,河北要用好政府債券資金支持項目建設。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聚焦交通強省、物流強省、旅游強省等場景建設,組織市縣謀劃好、儲備好、實施好建設項目,同時推進債券項目早發行、早開工、早見效。
在減稅降費方面,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減稅降費的政策措施,各地加大落實力度,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
遼寧省財政廳廳長姜小林表示,在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新出臺和延續實施的稅費支持政策,推動進一步穩經濟政策舉措發揮效用,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將綜合考慮助企紓困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在落實好前期出臺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措施,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的支持,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提升創新能力,為企業增活力、添動力。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