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產品創新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本報記者 彭妍 熊悅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針對如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受訪專家認為,發展好養老金融需積極推進養老金融產品創新,發揮金融跨期資源配置功能,為人民群眾積累養老資產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銀行發力養老金融
養老金融包括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等內容。當前,金融服務個人養老和養老產業的重要性凸顯。
2022年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標志著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建立。去年11月份,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地區)啟動實施。目前,個人養老金制度即將落地滿一周年。
參與個人養老金運行的金融機構眾多。銀行作為金融系統中的關鍵主體,承擔著提供多元、優質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功能,其優勢主要集中在賬戶和渠道。目前,已有23家銀行獲準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
近日,多家上市銀行在三季報中公布了個人養老金業務情況。例如,上海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持續打造為老服務特色,豐富養老宣傳教育活動,創設專屬儲蓄類產品,滿足老年客戶資金增值保值需求,不斷延展養老財富管理內涵。截至2023年9月末,上海銀行養老金客戶為158.07萬戶,繼續保持上海地區養老金客戶份額第一,管理養老金客戶綜合資產(AUM)4517.96億元。
北京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該行全面發力養老金融,推動開戶規模與繳存質量雙提升。截至9月末,該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突破114萬戶,成為首家且唯一一家突破百萬的城市商業銀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人民群眾積累養老資產提供優質金融服務,迫切需要發展好養老金融。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告訴記者,養老金融的發展關系到養老“三支柱”的建設。個人養老金有關政策的落地,將逐步為金融市場提供較為充沛的長期資金來源,有望成為資本市場的壓艙石。
業內人士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影響深遠,對金融機構而言是重要的歷史機遇,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各具稟賦優勢,可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養老金融市場未來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創新產品供給
談及進一步推動個人養老金業務持續健康發展,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商業銀行需要不斷豐富、創新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如在充分考慮老年人群體風險偏好的基礎上,設計差異化、系統化的理財產品組合;不斷探索適用于老年人的消費場景建設,對老齡群體消費過程中可能用到的支付工具等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開發真正符合老齡群體消費習慣的產品及支付工具。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記者表示,為鼓勵更多個體參與繳存個人養老金,可以考慮對低收入或三孩家庭直接補貼;對不同人群分檔設置不同繳納上限;打通第二、三支柱的轉存制度,釋放更多資金以撬動更多需求等。
楊海平建議,應進一步加大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力度,繼續積極推進養老金融產品創新,利用金融科技進一步優化養老金業務辦理體驗等。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