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嚴監管基調 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
本報記者 韓昱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10月30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嚴格執法、敢于亮劍,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意味著接下來會繼續“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也意味著2017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的金融嚴監管基調將會延續。
具體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記者分析稱,會議聚焦如下幾方面,包括,深化金融監管體系改革,推動監管模式由“分業監管”向“功能監管”轉型。隨著監管職責調整劃分,各監管機構邊界進一步厘清,我國“分業監管”模式向“功能監管”模式轉型。
此外,溫彬還表示,本次會議延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表述,強調“行為監管”,旨在加強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保護投資者權益,預計相關監管機制有望加速落地。
受訪專家分析稱,會議在要求“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的同時,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也聚焦了如下重點風險領域,包括中小金融機構、地方債務、房地產、外匯市場等。
針對地方債務,會議強調“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溫彬分析稱,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再度上揚,結構性和區域性風險凸顯,目前一攬子化債方案正在積極推進。此次會議進一步提出了兩項具體措施,旨在配合財政化債,消除隱性債務形成的土壤,充分發揮地方債的積極作用。
一方面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這包括豐富化險的工具和手段,強化風險監測、評估和防控機制,推動重點地區風險處置等。另一方面,要“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即將績效管理融入到項目資金“借、用、管、還”全過程,促進資金安全、規范、高效實用。
就如何建立“長效機制”,馮琳認為,這主要是指要切實防范“一邊化債一邊新增”,同時推動平臺企業轉型,從根本上控制地方債務增長。這意味著盡管當前平臺債務風險緩和,融資成本下降,但未來平臺企業新增債務將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