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8月27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穩步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步伐加快,對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的推動和支撐作用。
“政策精準支持,企業不斷成長,經濟發展提速。”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許正中表示,一系列稅收數據表現亮眼,直觀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持續向好發展的勢頭。相信隨著一系列稅費政策和措施落地落細,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將加快成長,推動更多企業向新向優發展。
創新投入持續加大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1月份至7月份,企業購進研發和技術服務金額同比增長12.3%,反映研發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含量較高的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5%。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6.5%,反映科技成果加快形成新的生產力。
印花稅申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技術合同交易金額同比增長26.6%,反映科技研發、轉化、應用和推廣力度持續加大,科技成果加速從“生產線”走向“大市場”。
河北唐山元創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光機電一體化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生產的全自動卡片分切機系列設備在國內外印刷市場供不應求。“我們的全自動卡片分切機之所以受到市場歡迎,在于我們在行業內率先應用了8項專利技術。”該公司副總經理龍海軍介紹,稅務部門根據企業研發項目備案情況和申報進度,開展立項、核算、歸集、享受全流程輔導,為企業進行研發創新提供堅實支撐。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約436.56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了36.2%。
此外,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1月份至7月份,全國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采購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7.3%和12.8%,顯著高于企業總體采購水平,反映出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加快向創新動能行業聚集。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采購機械設備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9.9%和16.8%,不僅明顯高于企業采購機械設備金額增速,而且高于這兩個行業總體采購水平,反映創新動能行業設備更新升級力度較大。
“數實融合”穩步推進
從增值稅發票數據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好,“勁頭”十足。今年前7個月,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9%和8.4%,較制造業總體增速分別快0.6個百分點和3.1個百分點。其中,造船業持續較快增長,船舶制造業同比增長26.5%。
例如,江門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民營船舶制造企業,近年來得益于支持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公司研發推出了新款綠色環保靈便型散貨船和綠色環保大開口型散貨船等產品。“目前,我們每艘船的生產周期已經從15個月壓縮到8個月,試航時已經可以達到以前交船的完整狀態。今年上半年已交付12艘,全年預計交付23艘,同比增加70%以上。”該公司財務總監朱繼雷介紹。
消費電子行業的表現在稅收數據中同樣“搶眼”。今年前7個月,消費電子行業復蘇拉動明顯,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3.7%;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延續較快增長,同比增長38.7%;智能制造加快發展,智能無人機、服務機器人制造同比分別增長23.2%和14.4%。
此外,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9%,其中與數實融合相關的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技術應用業同比分別增長9.3%和12.3%。
產業數字化加快發展。1月份至7月份,企業采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9.6%,其中制造業、信息技術服務業數字化程度較快,采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4.3%。
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家電領域,今年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推動公司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該公司稅務經理宋長軍介紹,今年上半年,美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5300萬元,為公司持續開展創新研發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