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在21世紀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著全球經濟結構的變革,我國對人工智能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視其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為相關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據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9月8日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的介紹,截至2023年底,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的規模已經接近6000億元。
今年5月份,EX機器人宣布其國產仿生人形機器人已實現量產。EX機器人總裁李博陽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深度學習、機器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使仿生機器人能夠具備更加高級的智能能力。EX仿生人形機器人多模態智能感知技術是基于機器視覺、語音識別、壓力傳感、環境感知的數據采集能力,在大模型框架下實現的復雜智能感知技術。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發展階段,中國人工智能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為AI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無論是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還是新興業態的創新發展,都離不開人工智能的支撐。以華為為例,其推出的AI芯片和解決方案已經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領域,推動了產業的智能化升級。同時,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人工智能的深入應用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吳琦表示,在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也需面對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國際競爭加劇等問題。企業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確保技術的倫理與安全。
近年來,我國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從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到地方政府的實施細則,涵蓋了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創新平臺建設、人才培養與引進等多個方面。
今年7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更加系統地構建了人工智能產業的標準體系,包括基礎共性、基礎支撐、關鍵技術、智能產品與服務等,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指導。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相關政策積極構建人工智能產業標準體系,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有助于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安光勇說:“中國人工智能企業需要把握時代機遇,應對挑戰,持續創新,以科技的力量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共創智慧未來。比如,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通過AI技術實現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細化;在智能制造領域,利用AI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隨著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有望在全球市場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18:28 | 阿科力:5月16日將舉行2024年度暨2... |
18:28 | 愛迪特: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
18:28 | 愛美客:當前市值的變化受到多方面... |
18:28 | 安彩高科:5月16日將召開2024年度... |
18:28 | 寶豐能源:暫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
18:28 | 北元集團:郭建申請辭去公司董事、... |
18:28 | 博創科技:長芯盛(武漢)科技有限... |
18:28 | 燦芯股份:5月29日將召開2024年年... |
18:28 | 誠志股份:5月13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8:28 | 楚天高速: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度... |
18:28 | 飛天誠信:公司一旦扭虧就會考慮分... |
18:28 | 福萊蒽特:5月16日將舉行2024年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