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市場亂象再遭監管當頭棒喝。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獲悉,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通報了此前印發的《關于加強規范管理促進人身保險公司年度業務平穩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的落實情況,對20余家人身險公司及其多地分公司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點名通報,并對下一步的整改工作做出具體部署。
去年10月,銀保監會下發《通知》,要求各人身險公司摒棄片面追求規模和業績、以高費用換取短期業務發展的經營思路。分析人士認為,從下發的時間節點看,《通知》劍指今年人身險行業“開門紅”,引導各公司合理規劃全年發展任務,平衡業務發展節奏。
即便監管文件指導在前,部分保險公司仍然“頂風作案”。通報表示,人身險行業激進發展模式仍然存在。部分人身險公司仍然延續粗放經營模式,靠激勵政策短期內獲取業務規模高速增長。人保健康、合眾人壽、中郵人壽吉林分公司“開門紅”期間實際銷售情況大幅高于報告的業務發展計劃;農銀人壽、信泰人壽寧波分公司2021年一季度保費收入同比增速超50%,完成全年計劃的70%以上;北京人壽天津分公司銷售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存在保障程度低、長險短做、變相理財等風險;泰康養老云南分公司在長期護理保險投標活動中違反行業自律約定。
在沖擊業務規模的“指揮棒”主導下,市場亂象仍然多發。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多地分公司出現虛列費用、虛構中介業務等違法違規問題;中英人壽湖南分公司、中意人壽黑龍江分公司、中信保誠河北分公司存在虛假宣傳、夸大產品保障、炒作停售行為;陽光人壽上海分公司跨期確認保費收入,青島分公司團險業務操作不規范;平安人壽上海電銷中心存在誤導銷售情況,質檢和回訪等環節管理失效。
銷售誤導帶來連鎖反應,投訴舉報風險再抬頭。通報顯示,平安人壽全國投訴舉報案件多發頻發,銷售誤導引發的操作風險突出;財信人壽湖南分公司旅意險存在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問題;百年人壽重慶分公司工作人員操作客戶手機,用微信公眾號私自申請并侵吞保單貸款;人保健康山西分公司工作人員違規辦理保單貸款欺騙投保人;平安養老貴州分公司大病保險經辦人員騙取理賠金;國華人壽和平安養老將全國互聯網業務統計至上海分公司,造成業務數據失真;人保壽險、太平人壽、泰康人壽風險排查應對機制不健全,從業人員管理失范,風險處置能力不足。
對于上述違規行為和多發問題,通報中提出,要求相關保險公司認真開展整改問責。一方面,各人身保險機構要認真反思存在的問題和深層次原因,對公司經營理念、產品設計、市場行為、客戶服務、內控管理等進行全面審視,研究提出解決問題、化解風險的根本措施。對于自查和監管檢查發現的問題,各公司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頓方案,深入推進整改落實。
另一方面,各人身保險機構要強化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涵蓋各類風險的長效機制,充分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立可疑業務篩查模型,創新風險防控手段,加強風險監測分析,對突發、多發、頻發的風險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同時,各公司應加大內控合規指標考核力度,構建強有力的追責機制,打造“不敢違規、不能違規、不想違規”的合規風氣。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