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回國,是希望將我們在美國所學、所掌握到的先進理念、技術等,轉化為科技創新成果,讓中國患者用得到、用得起全球最先進的藥物。”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稱。
近日,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采訪團走進國內原創新藥先鋒微芯生物,證券時報副總編輯成孝海與魯先平面對面,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解密魯先平拓荒國內原創新藥背后的故事,探討我國醫藥行業未來發展之路。
約20年前,身為留美醫學博士、科學家的魯先平,經常因在報紙上看到國內一些關于貧困家庭治不起病而放棄治療等待命運安排的新聞而心痛不已。在一次偶然的留學生聚會上,魯先平與幾位志同道合的留美博士一拍即合,一起回國創業,開啟了國內原創新藥的拓荒之旅。
2015年,微芯生物核心產品、我國唯一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藥物西達本胺獲批上市,讓微芯生物一夜之間聲名鵲起。此后,大量“海歸”紛紛回國從事原創新藥研究,風險投資也蜂擁而入。
今年8月12日,隨著微芯生物正式成為科創板“原創新藥第一股”,市場再度為原創新藥振奮不已。當日,微芯生物股價大漲,總市值曾沖高至512.5億元,刷新A股公司市盈率紀錄。
“其實美國很多生物技術公司估值遠高于微芯。”對于估值,魯先平獨家回應證券時報記者。他同時表示,希望在資本助力下,微芯生物未來三到五年,每兩年有一個新適應癥或產品上市,五年后每年有新藥上市,跑出中國原創醫藥加速度。
深圳最新一期政府公報顯示,魯先平被深圳市政府授予2018年度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市長獎”。
據了解,我國乃仿制藥大國,藥品市場規模約占全球10%,但仿制藥占比高達90%以上,原創新藥市場普遍被國際大企業壟斷。仿制藥主要滿足人們基本的醫療需求,如治療頭疼、感冒、高血壓等,其余諸如腫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大病慢病都需要更好的治療手段或藥品。這意味著,一旦患上大病,很多家庭都將面臨難以承受的高昂醫療費。
魯先平認為,隨著“4+7”藥品帶量采購的實施,未來我國醫藥行業將面臨洗牌,約一半仿制藥企業將被迫調整。市場將出現少數幾個仿制藥巨頭,這類企業以薄利多銷為主,有實力的企業將轉型原創新藥研發。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