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吳文婧)4月26日,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亮股份”)披露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873.87億元;有色金屬加工材銷量101.05萬噸,海外營收占比持續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05.04億元;歸母凈利同比增長9.46%。作為全球銅加工領域的龍頭企業,海亮股份憑借全球化布局、數智化賦能進一步鞏固了其行業領導地位。
自2007年在越南建立首個銅管廠起,海亮股份通過“自建+并購”模式構建全球生產網絡,目前已建成23個生產基地,形成覆蓋歐美、東南亞、北非的“資源-制造-市場”三角協同體系。截至2025年3月,公司全球總產能達148萬噸,國際產能占比超36%。
全球化布局為生產服務過程中的協同效應提供了有力支撐。印尼銅箔基地僅用208天就建成投產,成為國內唯一具備海外銅箔產能的企業。公司通過并購HME基地強化歐洲服務能力,美國3萬噸銅管產能實現本土制造,越南、泰國基地通過BIS認證進入印度市場,摩洛哥工業園依托自貿協定覆蓋歐美非市場。屬地化生產優勢凸顯,推動公司2024年營收增長15.61%,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6.80%。
在運營層面,海亮股份司不僅向美的、寧德時代等頭部客戶提供銅管、銅箔等產品;還與海爾、格力等中國品牌實現聯合出海,建立當地的本土化服務網絡。在德國、印尼基地推行本土化管理團隊降低運營成本,2024年,公司產品出口至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銷售額達357.84億元。
數字化能力成為海亮股份從“制造”向“智造”轉型的關鍵,安徽基地“精密銅管低碳智造項目”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重慶基地構建數字駕駛艙優化排產效率,單線銅管年產量創新高。海外基地方面,歐洲、美國基地推進管理數字化。此外,公司前沿探索,與華為共建AI實驗室并發布行業首部AI藍皮書。
隨著全球化布局與數字化變革的持續深入,“數字大腦”賦能全球供應鏈網絡實現了對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海亮股份已完成從“制造出海”到“智造出海”的躍遷。
(編輯 張昕)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11:25 | 山河智能電動液驅剪叉系列產品全面... |
11:24 | 電廣傳媒文旅板塊“五一”接待游客... |
11:21 | 吳清: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 |
11:19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支持資本市場兩... |
11:17 | 吳清:業績差的基金必須少收管理費... |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