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隨著科創板概念持續升溫以及奇瑞新能源公司近期更名,奇瑞新能源謀求登陸科創板一事成為市場廣泛的焦點。
近日,有奇瑞新能源高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獨家回應,奇瑞新能源的確正在籌備登陸科創板,并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上會。“希望在年底能夠掛牌上市,公司正在進行管理層持股和激勵措施。”
談及募資的具體規模,上述人士表示“募集資金數額暫時未定,不過去年公司盈利1億多元,這在科創板里面已經很難得。”此外,據另一接近奇瑞新能源人士透露,公司正在與不止一家合作伙伴接觸磋商,上市之前預計將引入多家戰略投資者。
奇瑞新能源預計四季度上會
盡管曾經借殼海螺型材上市以失敗告終,但隨著科創板概念升溫以及公司近期更名,奇瑞新能源或謀求科創板新能源車企第一股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奇瑞一直計劃通過出售資產,完成自身的資產梳理,為公司上市鋪路。早在2015年,奇瑞汽車就先后兩次減持奇瑞新能源的股份。當年9月份,奇瑞汽車向蕪湖建投轉讓奇瑞新能源30%的股權,轉讓價格為9.22億元。12月份,奇瑞汽車又以9.22億元的價格向蕪湖建瑞股權投資基金轉讓其持有的奇瑞新能源30%的股權。這兩次大規模減持,被視為奇瑞汽車為發展奇瑞新能源籌措必要的資金。
緊接著2017年,奇瑞又接連出售觀致和奇瑞巴西公司股權;2018年,奇瑞將凱翼51%股權出售給宜賓五糧液。而自2018年底以來,奇瑞出售了旗下多套房產、設備物資,以及閑置車輛等資源。2018年9月份,奇瑞新能源獲工信部核準,成為第八家取得“雙資質”的車企。
直到今年5月底,“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更名為“奇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場主體也由“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其他有限股份有限公司”,再度為市場對其獨立上市的猜測打開想象空間。
在近日奇瑞小螞蟻的新車發布會上,奇瑞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鄭天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奇瑞新能源的發展業績一直處于領先水平,特別在取得“雙資質”后,已具備獨立上市的潛質。“隨著私人市場的成熟,C端的需求正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銷量占比也在向C端轉移。為此我們要付出更多的資金投入,實現上市是我們最基本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27日,記者曾采訪到奇瑞汽車新聞發言人金弋波,彼時他表示“公司暫無相關信息對外披露,如果有新消息會第一時間發布通告。”截至發稿時,《證券日報》記者登錄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項目動態中查閱,暫未發現奇瑞新能源提交上市申請。
國六切換影響緊湊型電車銷量
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兩年間,奇瑞新能源年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100%。盡管惜敗于10萬輛的年銷總目標,但總體表現依然躋身新能源自主品牌前三名,僅次于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現有四款在售車型奇瑞eQ、小螞蟻eQ1、艾瑞澤5e、瑞虎3xe中,奇瑞eQ作為銷量支柱,今年前五個月累計銷售1.7萬臺。
鄭天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9款小螞蟻拉開了奇瑞新能源2019年產品上市的序幕,接下來還有瑞虎e、全新一代艾瑞澤5e兩個車型,將會在下半年陸續上市。未來,將基于LFS平臺開發出一系列的中高端車型。在今年下半年我們還有一款高端SUV產品計劃,明年還會繼續基于LFS平臺開發出一款A+級或者B級轎車,并在近幾年的預期內朝著這個方向走。
然而,在政策退坡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各個企業在短期內均會面臨一定的陣痛期。記者注意到,通過增配提質,小螞蟻價格相比去年微漲,但仍不足以消化沖抵掉50%的政策退坡幅度。
鄭天保認為,長期來看,政策退坡對整個行業發展是有利的。從今年兩會報告當中可以看到,補貼退坡對于行業發展的本質影響,是從購車補貼放到新能源出行的基礎建設上去,這會更有利于行業的發展。據其透露,奇瑞新能源上半年仍保持住了兩位數的增長態勢,優于行業。不包含補貼的話,利潤方面預計持平。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我國汽車市場愈加復雜,除了退坡,國五國六排放標準的切換也間接影響到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表現。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國2000家經銷商庫存車輛高達200多萬輛,嚴重的滯銷導致緊湊型燃油車售價甚至低于緊湊型電動車。“200萬的庫存車輛至少要消化幾個月,預計到三季度末可能才會有所好轉。”鄭天保表示,基于上述狀況,奇瑞新能源將采取以銷定產方式,不盲目生產,不給經銷商壓庫。
(編輯 喬川川)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