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銀行理財以固收為主格局不會變,今后FOF、MOM產品或將增多
本報見習記者 余俊毅
截至7月9日,滬指實現八連漲,當日上證指數上漲1.39%,報收于3450.59點。在此背景下,業內有聲音認為,銀行或將進一步加快推出更多權益類產品來更好的滿足投資者需要。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目前的理財產品以更穩固的固收類產品為主。至于未來銀行是否會有更多的權益類理財產品推出,從目前銀行的經驗來看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權益類產品
占比不足1%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普益標準數據梳理發現,截至2020年6月22日,我國商業銀行存續17109只凈值型理財產品,其中,投資權益類資產的產品有166只,占比0.97%(資金投資的權益類資產類型包括股票、債權類、衍生品類、收益權和基金類資產)。這也意味著,目前權益類產品在凈值型理財產品中的占比尚不足1%。
從資金投向來看,這166只涉足權益類資產的產品,有150只底層資產配置了債券類資產和貨幣市場工具,占比90.36%;有6只產品主要投資權益類資產,占比3.61%;另外有10只產品沒有披露資金投向。
從銀行類型來看,這166只產品中,國有控股銀行發行67只,占比30.18%;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12只,占比5.41%;城市商業銀行發行87只,占比39.19%。
一位大型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產品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雖然目前股市行情火熱,但我們下半年的理財產品方向并未作出調整。我們銀行的理財產品還是以固收類產品為主,不準備過多參與權益類投資。但是在股市行情較好的情況下,我們會推薦能承擔一定風險的顧客通過買基金來參與股市,未來也會推出FOF產品讓投資者參與權益類投資。”
理財子公司短期
不會提供太多增量
今年6月8日,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在主持召開黨委會議和委務會議時指出,支持直接融資發展,引導理財、信托、保險等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
根據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上半年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來看,70%至80%都配置了權益類資產或金融衍生品,配置比例大多在20%或30%以內,相較于2019年,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有所提升。
融360分析師劉銀平表示,相對于基金、券商、信托、保險等資管機構,理財子公司在權益類投資領域處于弱勢,無論是投資經驗還是投研能力都相對欠缺,但權益類投資是理財子公司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所以未來理財子公司會積極布局權益類投資,畢竟是大勢所趨。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最近股市行情走勢較好,對于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推出理財產品的方向上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銀行對于理財產品的配置核心還是以固收類為主。因為一直以來,固收類產品都是銀行系理財產品的核心優勢,或者說是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從監管方向來看,是鼓勵銀行理財子公司提高資金對權益類產品的投資比例的。股市的行情上漲,會帶動投資者對股市的投資熱情,因此也會倒逼銀行在理財產品設計上更注重和提高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重。”
溫彬對記者表示,由于銀行理財產品的競爭優勢還是在固收類,所以根據目前的市場需求和市場變化來看,銀行理財可能會更多的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參與權益類產品的投資。比如說通過與公募、私募基金的合作,來推出更多的FOF、MOM產品。這樣可以彌補銀行在權益類投資方面存在的投研能力、風控短板。從短期來看,銀行應該會進一步加快推出更多的權益類產品來更好的滿足投資者需要。
12:19 | 港股新茶飲賽道再增一員 滬上阿姨... |
12:18 | 構建產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萬聯易達... |
11:58 | 艾比森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3.... |
11:33 | 力推ETF定投場景化應用策略 深交所... |
11:33 | 降息落地! |
11:32 | 掘金港股高股息 中銀中證港股通高... |
11:32 | 一季度遇到飲料行業“小年” 嘉美... |
11:31 | 回歸一個吉利!吉利汽車擬私有化極... |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