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5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加強貨幣政策與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事實上,這并不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在年內第一次被國務院重要會議聚焦。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南京主持召開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視頻座談會,會議指出,“當前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帶來多方面影響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快”;4月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的第五十次會議強調,“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特別是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4月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參會專家和企業家認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帶來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很大,李克強總理指出,“加強原材料等市場調節,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財險公司這兩年有點“囧”。去年,財險公司承保利潤為-108.44億元,今年一季度,雖然該項數據轉正,但在財險公司的前四大險種中,保費增長最快的健康險仍處于承保虧損狀態;增速位居第二的責任險承保利潤也大幅下降,在盈虧平衡邊緣;而目前的承保盈利“擔當”——車險的承保虧損預期則越來越強烈。
令人欣慰的是,財險行業的信保業務風險逐漸出清,一季度保證保險實現承保利潤13.65億元,但信用保險仍有9.3億元的承保虧損。
5月11日,全國生豬銷售均價跌破20元/公斤大關。一家養殖企業負責人在和《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坦言,會調整養殖計劃。
“上半年豬價的下跌超乎業內的預期。”卓創資訊分析師牛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豬價下跌,養殖企業的利潤被大幅壓縮,5月11日,自繁自養企業的盈利為584.77元/頭,較上月同期下滑41.11%。
【中國證券報】
近日,百億私募幻方量化對旗下量化對沖類產品推出“零贖回費”政策,鼓勵客戶贖回,這一舉動令不少投資者感到疑惑。其實,今年以來不少量化私募的量化對沖類產品都已不“香”,一些產品今年的凈值回撤達到4%-5%。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當前市場對沖工具、對沖成本、客戶收益預期等方面的影響,量化對沖產品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建議投資者配置量化多頭類產品。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今年以來有16家中小銀行披露定增方案。受疫情等影響,中小銀行不良率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銀行通過定增方式“搭售”不良資產。
分析人士稱,在資產質量下降的情況下,銀行定增“搭售”不良資產可以加快處置力度,提升資本充足率。不過,這只能在短期內緩解銀行壓力。
說到全聚德,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烤鴨,是老字號,但大眾知道的歷史可能還不夠悠久!157歲的全聚德正攜手96歲的仿膳、91歲的豐澤園、62歲的四川飯店重新出發,加起來年齡近400歲的“餐飲天團”打算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大干一場。
全聚德集團總經理周延龍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稱,全聚德在不停地做著適應市場和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改變,也希望消費者和資本市場在關注的同時,給予公司發展的耐心和信心。一個全新的全聚德已經醞釀許久,即將展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證券時報】
多名投行人士表示,IPO監管收緊下,無論是審核問詢還是輔導驗收,都比以往要求更嚴;同時,中介機構責任被進一步壓實,在此背景下,申報IPO項目更為謹慎。此外,IPO股東穿透核查工作量大,所需時間更長,陸續有項目延遲申報。
申報速度變慢,但IPO發行節奏仍然保持常態化。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每周約有10~13家IPO企業獲得批文。其中3、4月監管層依次發出54、53張批文。
業績增長股價卻連連下跌,這是今年多家上市券商面臨的情形,也是許多投資者的困惑之處。數據顯示,深市上市券商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平均達到48%,但今年前4個月相應券商股股價平均跌逾20%。
業績說明會作為上市券商與投資者的溝通平臺,雙方把握機會在此加深互動與了解——上市券商解釋公司經營質效;投資者深入了解券商業務發展、資本金補充等情況,積極提出意見建議。
2020年,西安市生產總值達10020.39億元,成為西北地區首個跨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年度同比增速5.2%,居萬億GDP城市排行榜第一。
近年來,在西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金融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尤其是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西安市及時出臺一系列金融“組合拳”,在信貸支持、推進上市、優化地方融資環境等方面頻頻發力,為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平穩度過“疫情寒冬”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證券報】
目前,電商平臺的平均拉新成本超20元,天貓、京東、拼多多平臺的引流成本更高,生鮮電商平臺的獲客成本也是水漲船高。在如今的頭部生鮮電商角逐中,放棄補貼、精細化運營的比拼就成為重中之重,問供應鏈要效益,已經被提上日程。
叮咚買菜5月12日宣布完成3.3億美元D+輪融資,距離其完成7億美元D輪融資剛滿1個月。至此,叮咚買菜本輪累計融資金額達10.3億美元。幾乎是在同期,每日優鮮被曝出已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預計最快6月中下旬公開交表,IPO預計募資5億美元至10億美元。
這一次,螞蟻真的撼動了大象。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螞蟻基金的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已經超過老牌基金銷售渠道招商銀行,以8901億元位居全行業之首。除了螞蟻基金和招商銀行之外,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天天基金、建設銀行等基金銷售機構的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也均超過了4000億元。
“基金保有規模和基金銷售額的概念不同,后者更多關注賣了多少,而前者則關心最終留下了多少。現在部分銀行為了獲取更多銷售激勵,還存在著鼓勵投資者贖舊買新等情況,因此其保有規模數據并不算亮麗。”一位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表示,未來具有買方立場的基金銷售機構會越來越吸引投資者留駐,用戶長期體驗提升也將為這些機構保有規模增長提供支撐。
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助力,我國綠色金融正迎來政策“窗口期”。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5月13日在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央的頂層設計和監管政策的支持為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提供了重要指引和發展機遇。
華夏銀行董事長李民吉在會上說,“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將進入以降碳為戰略發展方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為商業銀行清晰勾勒出一條服務實體、防控風險、加快創新的發展路徑。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