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世界石化產業布局結構與產業鏈重構加劇,我國石化產業正面臨著由供不應求向供大于求的轉型局面,而化解產能過剩、破解企業“低開工”“低利潤”難題也成為當前芳烴企業首要的任務。近日,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和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芳烴及乙二醇市場論壇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在加快構建行業新發展格局中,企業要共謀發展新路徑、增強風險管理意識,充分運用期貨衍生品工具共同助力產業行穩致遠。
當前,化工產能進入快速擴張階段,行業結構的轉變帶來了價格波動較為明顯,化工產品整體呈現出去利潤化和負利潤化的特征,市場的這一變化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化工企業開始關注并參與到期貨衍生品市場中。
記者了解到,隨著實體企業套保需求的增加,能化板塊期貨增幅較大。今年上半年,乙二醇和苯乙烯期貨日均持倉量分別為59萬手和35萬手,同比增長28%和64%;兩個品種法人客戶持倉占比均接近80%,期現貨價格相關性、套保效率均在98%以上,功能發揮情況日益向好。
作為芳烴品種代表,乙二醇和苯乙烯期貨雖然上市時間較短,但期貨價格影響力正快速提高。在乙二醇貿易商中利用期貨市場開展基差貿易比例從之前的不足一半,快速提升到90%,行業中前十大生產企業中有6家參與期貨市場,部分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實現穩定經營。乙二醇和苯乙烯行業使用期貨價格進行貿易定價、運營期貨市場套保已經成為新常態。
目前,在推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與機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加快推進乙二醇行業制造體系、市場體系、風險管理體系現代化,加快推進行業產融結合、上下游融合、科研與產業鏈相協調的融合發展步伐。“發現好、利用好、研究好期貨產品的工具,這是未來我們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一個非常有利的手段。”該負責人稱。
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07年首個化工品種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期貨上市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宗旨,通過開展多方面工作持續深耕產業鏈,不斷豐富石化期貨產品序列、發揮期貨市場功能,加強與石化產業融合,多措并舉滿足產業實際需求。大商所將繼續與石化企業緊密團結在一起,緊跟國家戰略方針,充分利用衍生品工具,推動我國石化產業健康發展。
記者了解到,東北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長期在國際、國內開展期貨業務,該企業依托中石油全球布局,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積極開拓油品、石化產品的國際貿易,不斷延伸價值鏈。
東北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賀江表示,在價格管理方面,國內現行模式是以CCF價格作為結算依據,在國內進行期貨套期保值。通常在采購環節中,企業會根據未來的原料采購計劃與工廠方面簽訂長協,同時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對應數量的期貨買入保值,規避價格風險。在庫存管理中,尤其是面臨下行趨勢,乙二醇價格波動較大時,企業通過賣出保值規避現貨敞口庫存的疊加風險。“我們做期貨業務,不是把期貨衍生品當作套利的工具,而是作為價格管理、風險管控的工具,更多的是與現貨業務進行匹配形成穩定的增長模式。”他稱。
據與會嘉賓介紹,現有化工企業期現結合模式主要有幾大類:包括現貨庫存調節管理、期權管理、工廠加工費管理,以及現貨基差和價差管理。
“對企業來講,期權和期貨的選擇要結合每家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工具,合適的策略。”前程石化聚酯部副總經理王述表示,期貨對于企業來講是套保的主力軍,期權在有些時候更像特種兵,在合適的時間上可能會產生額外收益。在他看來,期權和期貨并不是對立的工具,可以根據情況組合使用。
當前市場中,期現貿易商越來越多,基差報價已經成為市場主流。在恒力化工學院院長魏一凡看來,目前,很多化工企業都有自己的投研隊伍和分析部門,也都在積極利用期貨工具做一些套期保值和對沖。“企業做套保需要什么樣邏輯框架,關鍵還在于人才的投入。”魏一凡表示,投研是新的生產力,產業企業應重視投研隊伍的建設,吸納懂金融、懂產業的復合型人才。
目前,行業內面臨面粉比面包貴的現象,如何幫助化工企業實現閉環套保,真正幫助企業穩定經營也成為企業最迫切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商所已經為石化產業提供了多維度、系統性的風險管理產品供給體系,共上市6個石化品種的期貨和期權工具,今年5月上市乙二醇和苯乙烯期權后大商所實現石化品種期貨、期權全覆蓋,形成了期貨與期權全面發展新局面。同時,期貨市場功能正持續發揮,今年上半年,6個能化品種期貨和期權日均持倉量419萬手,較去年同期增長45%,期貨品種期現價格相關性均在0.9以上。此外,大商所也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多措并舉滿足產業實際需求,將苯乙烯期貨交割區域擴展至華北、東北,推出PVC集團化交割,增設12家交割庫、9個交割品牌,持續招募場外產業交易商,開展“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產融基地”等項目,多維度幫助產業客戶認識和使用衍生品工具。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市場中現有的訴求,大商所將以延伸產業鏈品種、幫助企業鎖定加工利潤、實現閉環風險管理為目的,推動純苯、硫黃、石油焦等行業關注的新品種上市,完善烯烴、芳烴,以及合成樹脂等產業鏈布局,探索石化品種對外開放路徑。同時,針對塑料產業現貨貿易月均結算的需要,積極推進月均價期貨上市工作,進一步完善塑料板塊品種工具體系,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助力產業行穩致遠。
(編輯 張薌逸)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