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資者視為“聰明錢”的北上資金動向向來廣受各方關注,但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當前北上資金買賣與A股指數之間的相關性已弱化。
記者分析北上資金周度凈買賣金額與滬深300指數接下來一周漲跌關系發現,兩者短期內有一定關聯性,但長期關聯性較弱,相關性并不穩定。
在滬港通開通初期,北上資金與A股市場有較強正相關性,北上資金當周凈買入額越高,市場下一周上漲概率越大。而在深港通開通初期,這種正相關關系卻未出現。總體看,隨著時間推移,北上資金與市場指數間的關聯性呈衰減趨勢,外資對A股市場影響力逐步弱化。
我們選擇外資有較高凈買入或凈賣出的交易周,發現北上資金凈買入與滬深300指數上漲,或凈賣出與滬深300指數下跌,共同發生的概率僅50%左右,可見外資的大幅凈買賣對A股后市的預測意義從數據上看并沒有投資者想象的那么大。
從成交占比看,北上資金歷史日均成交額450億元,最高不到2000億元,占A股總成交僅一成左右。2022年以來,北上資金活躍度有所上升,但日均成交額依然低于1100億元,相較于全市場近萬億元的成交額而言,北上資金實質影響有限。
北上資金被一部分投資者視為“聰明錢”,經常被當做市場風向標。北上資金究竟靠什么“圈粉”?
統計顯示,2015年至2022年8月4日的7年間,北上資金僅在2018年投資收益率低于同期滬深300指數表現,而在2017年投資收益甚至超一倍。2022年市場波動加劇,北上資金持倉收益仍小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一方面是北上資金動向與指數漲跌相關性不強,另一方面是投資收益整體良好,我們發現北上資金更善于提前捕捉投資方向,能不斷在“優質賽道”上切換,這就是北上資金“聰明”和“圈粉”的原因。
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北上資金買入A股持倉市值超過2.3萬億元。對比外資,不斷壯大的更是中國資本市場自身,要想實現從“筑巢引鳳”到“花開蝶來”的變化,除了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完善制度建設,還應該不斷加強投資者教育。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北上資金的流向僅可作為參考。市場總是瞬息萬變,投資者應兼聽則明,否定和神化北上資金皆不可取。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