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胡華雄
近段時期以來,ST類股票連續上漲,與A股市場的整體低迷形成鮮明對比。
作為A股市場已經被貼上“風險”標簽的群體,當前ST類股票顯露的“繁華”景象,我們應該歡呼雀躍?甚至對其中一些違法違規行為也放任自流,聽之任之?還是應一竿子管死、杜絕一切炒作?顯然上述這些都不是理性的態度,也不是合法的作為。
一方面,應當認識到,ST類股票的漲跌是眾多市場參與者買賣交投的結果,本身是一種正常的市場現象,漲跌都是對市場各種因素的綜合反饋。一段時期內,ST類股票的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市場環境。
對于很多ST類公司而言,從企業價值來講,并非一文不值。因一些因素被貼上“風險”標簽的ST類公司,如果上述風險因素消除,是可以恢復成正常公司的。如果貿然認為,是ST類公司股價就應該跌跌不休,其實并不符合價值投資準則,也違背市場規律。另外,將所有ST類公司打入“冷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另一方面,如今ST類股票行情火熱,讓不少投資者不自覺聯想到歷史上曾出現ST類股票頻頻被爆炒的“繁榮”景象。回顧歷史上的一些年份,ST類股票憑借身上的殼資源價值,單憑講故事就能讓其股價一飛沖天。不過,如今時移事遷,伴隨著注冊制的推進,上市相對變得容易一些,殼資源價值大幅貶值,以往大量ST類股票“烏雞變鳳凰”的現象或也將進一步遠去,投資者今后或需進一步適應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對于ST類公司股票,還是對于未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公司股票,需要重點關注的仍是違法違規行為,包括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這也是資本市場法制化和市場化的應有之義。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