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思考之四
閻岳
活躍資本市場,需要市場中的存量資金動起來,需要更多的增量資金有序入場。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在證監會近日確定的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中,強調“在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方面,重點是營造有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并提出六條具體措施。在壯大和優化機構投資者力量方面,證監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設想。
雖然機構投資者不是天然的中長期投資者,但在中長期資金構成中,機構資金顯然是中堅力量。基于這一邏輯,壯大和優化機構投資者力量,需要重點考量三個問題。
首先,中長期資金要能夠“引得進”。
現在,我國機構投資者種類已經實現多元化,且內外資機構都有入口。這些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資金有的天然屬于長期資金,但也有短中期結合操作、流動性較強的資金。引進長期資金,立竿見影的措施就是降費讓利。
現在中長期資金入市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以保險資金為例進行探究。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26.8萬億元,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占比只有12.91%。此前的階段性高點為2020年的13.76%——當年12月9日,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監管部門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規定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可見,保險資金入市的空間是有的。
筆者認為,讓長期資金主動增加權益類資產占比,考驗的是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建設,土壤、溫度、濕度都合適,就會有長期資金來落地生根。希望部際協調工作加快一點,促進險資等長期資金擴大入市規模。
其次,中長期資金要能夠“留得住”。
引入中長期資金的目的是要讓這些資金“扎根”市場,與投資標的共同促進、共同成長,而不是做摘桃子的機會主義者。
證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長期資金持股占比不足6%,遠低于境外成熟市場普遍超過20%的水平。筆者認為,根本原因是全市場缺乏長期投資理念,同時,激勵長期投資的政策環境也有不足。當務之急是建立起以長期投資業績為導向的長周期考核機制,形成種桃子者先摘、多摘桃子的市場氛圍。
第三,中長期資金要能夠“用得好”。
中長期資金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在交易機制上進行改革創新,為中長期資金做出更多制度性安排。需要統籌考慮打通各類投資品種之間的藩籬,提升投資便利,推出能夠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的創新產品,在確保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優化監管流程增強交易的暢通性,以及健全完善稅收、會計等需要橫向協同的配套制度機制。總之,監管部門要千方百計從活躍市場、便利長期資金的角度出發,為這些中長期資金能夠“用得好”“用得恰到好處”創造條件。
“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在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構建活躍資本市場新生態的當下,我們要有這樣的認識和胸懷。
16:21 | 海倫鋼琴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業績... |
16:13 | 豐樂種業:公司今年不會擴大玉米制... |
16:13 | 翔樓新材:公司在機器人領域關注諧... |
16:10 | 安靠智電:公司技術儲備和創新產品... |
16:10 | 寶色股份: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 |
16:10 | 冰輪環境:頓漢布什美國工廠主要服... |
16:10 | 冰山冷熱:公司暫無可控核聚變方面... |
16:10 | 冰山冷熱: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A... |
16:10 | 長源電力:公司目前不存在應披露而... |
16:10 | 宸展光電:公司將持續改進工作方法... |
16:10 | 城發環境:截至4月30日收盤,公司... |
16:10 | 崇達技術: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