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珊
近年來,受益于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鋰電池產業鏈大規模擴產的發展浪潮也隨之而來,上游材料環節的產能擴張尤其兇猛。
根據相關券商研究所的不完全統計,2022年中國鋰電池四大主要材料規劃投資金額超5000億元,擴產項目數量為156個,如果加上部分上市公司的跨界轉型投產,金額與項目數量預計會更高。其中,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擴產項目分別約為57個、55個、11個、33個。
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裝車總量達到294.6GWh,同比增長90.7%。同時,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的產銷也實現了大幅增長: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545.9GWh,同比增長148.5%;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465.5GWh,同比增長150.3%。
鋰電池大規模擴產的背后也伴隨著價格的上漲。2022年11月份,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不斷高漲,一度逼近60萬元/噸。瘋狂過后,價格在去年12月份至今年1月份已經呈現兩個月連跌態勢。截至2月17日,電池碳酸鋰均價跌破45萬元/噸,較去年最高點60萬元/噸已有25%的跌幅。
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2月17日對外表示,碳酸鋰價格今年下半年有望降至每噸35萬—40萬元。實質上,世界上幾乎不可能存在一種長期維持超高速增長的事物,動力電池的價格“狂飆”大概率將逐漸過渡到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行業與資本市場開始表達出對于上游材料結構性產能過剩的擔憂,不少鋰電池股票的價格近段時間處于下行態勢則是一種佐證。
回頭看,有不少上市公司紛紛“鏈上”或加碼投資鋰電、動力、儲能產業。主營為鋰電行業的公司加碼擴產,以增加規模與技術的護城河;除此之外,有不少公司則跨界投資,以期望在這個熱火朝天的領域分到一杯羹。
當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誰在裸泳。從當前的市場行情來看,鋰電產業已從“皆大歡喜”轉變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階段,強者恒強。結構性的行情已然出現,鋰電產業低端的相關產能出清在即,極為考驗廠商的技術升級與成本控制能力。鋰電產業總體行業面臨過剩的警鐘已經響起,當然更多的是針對低端產能的層面,先進的產能則總是面臨著供不應求,保持企業高質量與先進性的發展,是永恒不變的硬道理。
對處于發展“十字路口”的鋰電池行業而言,選擇比努力更為重要。企業更需要聚焦動力電池、新型儲能產業,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培育高端科研人才和技能人才,持續做強做優做大。
(編輯 袁元)
17:28 | 鉑科新材:公司惠州新型高端一體成... |
17:28 | 彩虹集團: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長飛光纖:累計回購公司A股股份400... |
17:28 | 常青股份:公司尚未開始股份回購 |
17:28 | 超捷股份:截至4月20日公司股東人... |
17:28 | 馳宏鋅鍺:4月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 |
17:28 | 春秋航空: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71180... |
17:28 | 慈文傳媒:截至4月30日收盤,公司... |
17:28 | 戴維醫療:關于全資子公司申報醫療... |
17:28 | 甘肅能化: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公牛集團:公司尚未開始實施回購 |
17:28 | 古越龍山:公司暫未實施股份回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