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釗
5月11日,*ST信通、*ST深天、ST三圣、ST摩登、ST華鐵、ST紅太陽、*ST中利、ST浩源、ST長康等9家公司相繼披露收到責令改正措施決定的公告,監管部門要求上述公司于6個月內解決控股股東占用非經營性大額資金問題。
盡管監管機構已加大處罰力度,但上述公司控股股東仍鋌而走險,運用非法手段掏空公司資產,這不僅將公司推向深淵,也嚴重損害了投資者利益,擾亂了資本市場秩序。
為何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問題屢禁難止,筆者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是股權結構不合理。當上市公司股權結構過于集中時,就容易出現“一股獨大”的現象。若大股東獨斷專行,會導致公司治理機制失靈,公司“三會”的權力制衡作用將難以發揮,這樣大股東就會肆無忌憚地掏空公司。
二是獨立董事不獨立。作為董事會里制衡非獨立董事的關鍵力量,獨立董事本應充分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在董事會上發表個人獨立公正的意見,對公司信息披露情況等進行有效監督。然而,許多出問題公司的獨立董事在歷次董事會中并未提出異議,僅僅成為了一種擺設。
三是公司內部控制失效。公司資金本應通過層層審批,在有效監管下進行使用,而“暴雷”公司的內部審核和監督職能大都形同虛設,非但未能起到監督審核的作用,有的還淪為關聯方違規的幫兇。
四是投資者保護機制待完善。由于信息不對稱,中小投資者很難發現并揭露資金占用行為,導致此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于此前上市公司資金違規占用單一化的手段和方式,目前上市公司資金違規占用呈現出三個特點。
首先,資金占用的手段變得更加多樣。其中,大股東占用資金是最普遍的現象,這通常發生在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提供貸款擔?;蛲顿Y合作等手段,將公司的資金轉移到自己手中;其次,資金占用的風險進一步放大。上市公司資金被不當占用可能會造成公司經營困難、業績下降,嚴重時甚至可能觸發財務危機;最后,資金占用的手段變得更加隱蔽。上市公司在占用資金時采用的手段越來越難以察覺,如通過虛假投資、提前支付款項或操縱應收賬款等方式來轉移資金,這些手段使得監管部門和投資者很難發現問題的存在。
在筆者看來,規范上市公司治理,嚴防上市公司資金被違規占用應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有效制衡的股權結構,強化公司治理,確保獨立董事真正獨立并發揮作用;二是加強公司內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質量,確保審計和監管機制的有效運行;三是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增強執法力度,樹立遵紀守法的風氣。同時,還應加強投資者保護機制,恢復市場信心。只有綜合施策,才能有效遏制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亂象,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17:28 | 鉑科新材:公司惠州新型高端一體成... |
17:28 | 彩虹集團: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長飛光纖:累計回購公司A股股份400... |
17:28 | 常青股份:公司尚未開始股份回購 |
17:28 | 超捷股份:截至4月20日公司股東人... |
17:28 | 馳宏鋅鍺:4月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 |
17:28 | 春秋航空: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71180... |
17:28 | 慈文傳媒:截至4月30日收盤,公司... |
17:28 | 戴維醫療:關于全資子公司申報醫療... |
17:28 | 甘肅能化: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公牛集團:公司尚未開始實施回購 |
17:28 | 古越龍山:公司暫未實施股份回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