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使用自有資金認購證券私募產品,進行閑置資金理財。據記者不完全統計,8家上市公司出資7.68億元認購13只私募基金的份額。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銀行理財收益下降,上市公司也在尋找更好的理財新選項,私募基金相對靈活、策略豐富,一些機構業績表現優秀,得到青睞也在情理之中。
理財投資新選項
10月10日,展鵬科技公告稱,以自有資金1500萬元分別認購世誠誠穗、重陽金享5號、明汯增強對沖尊享2期等3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管理人分別是知名私募世誠投資、重陽投資和明汯投資。早在7月底,展鵬科技曾發布公告,分別以1000萬元、500萬元認購百億私募保銀投資旗下的保銀-智享紫荊怒放證券投資私募基金16期、保銀-智享中國價值私募基金8期兩只基金的份額。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認購證券私募產品進行閑置資金理財的不在少數。例如,9月今世緣公告,子公司江蘇今世緣投資以自有資金2億元認購上海君犀投資管理的君犀犀浦7號的基金份額;5月九牧王公告,子公司九盛投資以1億元資金認購觀富資產旗下的觀富紳仕1號,隨后6月該公司又公告,再拿出1億元認購上海寬遠資產旗下的寬遠優勢成長8號二期。此前,匯鴻集團、雪浪環境、金禾實業、華升股份、大眾交通等上市公司也公告出資認購證券私募產品。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8家上市公司共斥資7.68億元認購13只私募基金的份額。
從過去主要買銀行理財,到如今青睞私募產品,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認為,主要原因有幾點:一是私募行業日漸成熟,走出了不少優秀的頭部私募;二是私募投資范圍廣、投資策略豐富,可為上市公司提供多樣化的理財選擇;三是近兩年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走低,上市公司在資產配置方面需要得到提升;四是私募行業較為靈活,上市公司認購私募簽訂的委托合同多種多樣,相當于給上市公司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上海一家大型量化私募總經理坦言,這兩年銀行理財收益比較低,上市公司需要更好的產品去替代,“私募基金相對靈活,可能要承擔稍微高一些的風險,但收益比較高,對上市公司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私募期待更多合作
對于私募基金來說,獲得上市公司的資金認購,不僅能獲得可觀的投資資金,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品牌影響力。不少私募開始重視上市公司業務的拓展,正在積極尋覓渠道。
記者采訪發現,上市公司對于私募有較高要求。北京一家中型私募運營總監說:“我們公司創始人原供職老十家公募基金,投研團隊具備買方經驗和產業研究經驗,上市公司看重的是我們的整體實力。不同上市公司的需求也不太一樣,這跟其資金性質有關。我們是股票多頭風格,高風險,但是中長期業績不錯,他們比較認可我們的風格。”
私募跟上市公司合作,在產品設計、投資策略、管理費等方面也有不同要求。格上財富研究員王媛媛認為,上市公司資金的核心訴求是穩健及保值增值,同時在風險控制和合規上有高要求。但往往上市公司的選擇比較個性化,需要根據其閑置資金和業務發展情況,選擇符合需求的私募產品進行投資。
一家百億私募市場人士稱:“過去上市公司買產品以銀行理財等風險小的為主,現在開始投權益類私募產品,但也追求風險相對較小,比如認購的我們這只私募基金就是對沖策略的,風險暴露比普通純股票基金小很多。”
目前私募行業總規模超過13萬億,多家私募機構表示,與上市公司的合作只是試水,資金量不算大,未來希望有進一步合作的空間,關鍵是要做好業績。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上市公司認購私募有望成為行業新趨勢。
夏風光認為,上市公司認購私募基金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無論是對私募還是上市公司而言,都是積極的促進。
王媛媛認為,去年以來,固收類產品被擠壓,而量化類私募機構越來越成熟,業績穩定且表現優秀的私募產品成為一些上市公司閑置資金的配置對象。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偏好選擇自己信任的私募管理人,可能是宏觀對沖、債券策略等。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