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動向再次成為A股市場近期焦點。今年5月,北向資金合計成交額達1.19萬億元,占全部A股月成交額的5.4%,創歷史最高水平。而今年以來,截至6月8日,北向資金凈買入額已達901.37億元,僅6月以來的6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就凈流入了246.66億元。
境外投資者早已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而境外投資者近期更加頻繁地參與A股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外資對整個中國市場對外開放的看好。特別是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的背景下,我國對外開放再添“重磅”規劃——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對外開放的力度超出想象。
星石投資相關負責人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對投資而言,A股的走勢將回歸國內邏輯,改革護航下的長期向好趨勢有望逐步開啟。投資者的情緒對于外部關系的擾動已經越來越鈍化,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和對沖政策力度的加大,持續推進的改革開放舉措將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外資搶籌A股優質標的
在負利率資產越來越多的全球環境下,中國A股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對于外資仍然具有吸引力。
深交所官網日前披露的信息顯示,5月28日,深交所同時對華測檢測、美的集團、索菲亞、泰格醫藥4股發出外資持股預警。這是A股歷史上首現單日4股被外資持股預警的情形。此前,美的集團曾有過被外資持股達28%的經歷,華測檢測也曾多次達到過預警線。
根據相關要求,一旦上交所或深交所通知聯交所個別滬股通或深股通股票的境外持股比例合計達到28%,任何有關該滬股通或深股通股票的進一步買盤即不獲接納,直至該滬股通或深股通股票的境外持股比例跌至低于26%。實際操作中,外資持股比例達到26%就被視為預警線,28%則暫停外資購買。
經常有媒體用“搶籌”“掃貨”甚至“買爆”等字眼來形容外資對A股優質標的的青睞。而外資加碼個股帶來的是北向資金的持續凈流入。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除了3月北向資金大幅凈賣出外,其他4個月都在凈買入。而整個5月,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額超過300億元。截至6月8日收盤,北向資金今年以來的凈買入額已達901.37億元。
另據興業證券統計,5月北向資金買賣成交額總計達1.19萬億元,占全部A股月成交額的5.4%,占比創歷史最高水平。在5月的18個交易日中,有14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凈流入,最后一個交易周5天連續凈流入;5月僅有4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凈流出。
分析人士認為,受國內加大金融開放力度的影響,近一段時間外資開始加速流入A股,目前,A股的低估值、成長性以及避險屬性在全球資本市場凸顯,后續外資有望持續平穩凈流入。
深化改革構建良性市場生態
外資加大對A股布局的背后,與國內金融市場近年來持續擴大開放、深化改革不無關系。多年來,相關部門一直在為A股市場開拓更多的資金進入渠道,僅在引入外資方面,就有QFII/RQFII和滬深港通等制度創新,外資進入A股市場已經有了多方途徑。
而持續的深化改革則為包括外資在內的中長期資金構建起“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今年以來,從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啟幕、新三板轉板上市制度落地,到上證指數編制方法的討論,再到中芯國際、華潤微電子回歸A股,資本市場正朝著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加速前行。
目前,注冊制已經在科創板推行,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順利啟動,未來有望在總結經驗基礎上在其他存量板塊穩步推進;退市安排、加強信息披露與投資者保護以及加大違法成本預計將配套跟進。新三板改革持續深入,再融資政策調整,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紅籌企業境內上市安排優化等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陸續出臺。
分析人士認為,在融資端市場改革已經獲得持續推進的情況下,下一步投資端改革也有望獲得突破。其中,完善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政策、加大期貨期權等產品供給方面的政策值得期待。
興業證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王德倫認為,三十而立的A股市場已非當年談IPO色變的A股,在逐步正常化、常態化的IPO情況下,市場適應能力明顯增強,制度逐步完善,相比于以往,投資者反而更愿意看到更多優秀的公司走向前臺。
金融市場開放步伐加快
資本市場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資本市場開放步履不停,背后是中國開放力度的進一步加大。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對加速海南發展、促進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及示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在我國金融擴大開放的背景下,海南自貿港靈活高效的金融投資體系建設,將為資本市場開放提供范本。
中泰證券分析師陳龍認為,海南作為對外開放的“試驗田”,將為全國范圍內更加深入的改革開放提供寶貴的經驗以及制度指引。為實現跨境資金流通的自由便利,推動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及結算中心等多種手段的落地,金融的開放與創新或持續推進。
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同樣為金融市場開放帶來了新契機。分析人士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重要區域性金融市場的“培育地”,通過引進外資合理配置金融資源,中長期助力我國世界級一流城市群的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通過金融開放打造開放型經濟,提升本外幣兌換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的制度安排意義或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大下的“高瞻遠矚”。
星石投資相關負責人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可以看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有自己的節奏。我們主動選擇加快開放步伐,這不僅有利于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化解外部壓力,同時也有助于推動國內改革攻堅克難,培育、壯大國內市場空間,穩定國內國際的企業家、投資者等各類市場主體的預期,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利用和配置國際、國內的市場和資源。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11:25 | 山河智能電動液驅剪叉系列產品全面... |
11:24 | 電廣傳媒文旅板塊“五一”接待游客... |
11:21 | 吳清: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 |
11:19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支持資本市場兩... |
11:17 | 吳清:業績差的基金必須少收管理費... |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