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二季報披露拉開序幕,已披露二季報的權益基金規模保持穩健增長;在新興市場整體遭遇資金外流的背景下,外資6月凈流入A股,且多家機構表示將繼續增持……種種跡象顯示,多路增量資金正積極布局A股市場,同時IPO常態化發行料保持平穩節奏,A股市場投融資將保持動態平衡。
市場資金面料合理充裕
機構普遍對下半年A股市場資金面持樂觀態度,多路資金具備增持潛力,且A股市場機構化趨勢加強,將有力支撐市場資金面合理充裕。
公募基金已成為居民資產配置A股的重要渠道。中信證券預計,公募基金下半年新發約2000億元,恢復至過去5年來非爆發階段的平均水平。中金公司預計,下半年權益類部分的資金新增規模約有2000億至3000億元。興業證券認為,公募基金6月股票倉位出現回升,顯示公募基金對后市的信心增強,后續倉位水平有望進一步抬升。
險資倉位目前處于低位,下半年或加倉至歷史均值水平。中金公司預計,2022年保險資金有望為市場帶來千億元左右的凈增量。
北向資金方面,機構普遍給出2000億元水平的凈流入預期。中信證券預計,在基本面修復吸引下,外資恢復穩步增配A股的態勢,預計下半年凈流入約2000億元。中金公司表示,下半年若不出現宏觀環境的劇烈變化,2022年海外資金全年凈流入A股規??赡茉?000億至2000億元。“下半年,險資、外資配置盤具備較高的增持潛力。”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峻曉認為。
“增量資金正在逐步回流市場。”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在各類資金中,北向資金和以保險為代表的絕對收益類資金成為本輪行情回升中重要的增量資金,兩融和私募相關資金也已逐步回流市場。隨著公募基金發行的逐步回暖,后續公募資金增量入市的步伐也有望加快。
科學合理保持IPO常態化
從需求端來看,市場預期,在增量資金回流市場的同時,下半年IPO將保持常態化,一二級市場有望實現動態平衡。
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IPO融資金額超3000億元,領銜全球市場。結合多家機構數據判斷,下半年IPO發行將繼續保持常態化趨勢,注冊制改革將帶來更多融資機會,但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在鼓勵和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等政策支持下,一二級市場有望保持動態平衡。
“下半年上市企業數量將有所提升。”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認為,證監會提出,“在助力宏觀經濟大盤穩定上下更大功夫,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常態化”,因此IPO和再融資常態化,助力優秀企業通過直接融資實現高質量發展,是2022年下半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內在要求。
從政策層面看,國務院出臺的《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要提高資本市場融資效率,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常態化等。
專家表示,下一步,監管部門將繼續優化企業IPO和再融資的審核注冊機制及流程,統籌投融資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常態化。同時,優化北交所發行上市并聯審核機制,提高發行上市可預期性;研究優化新三板基礎層準入條件,支持優質科技初創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
促進投融資總體平衡
投融資兩端保持動態均衡,市場穩定發展才可持續。市場人士認為,在推進融資端改革的同時,監管部門持續提升投資端的活躍度,努力構建投融資平衡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
促進投融資總體平衡,鼓勵和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是一大重點。證監會4月份召開的機構投資者座談會提出了增強投資能力、推進落實長周期考核、提高權益投資比例等任務目標,再次釋放鼓勵引導長錢入市的政策信號。《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等舉措陸續出臺也將穩步推進長錢入市。
“社保、保險、銀行理財等機構資金都是長錢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引入中長期資金,提高機構權益投資比例,將為市場注入更多‘活水’,促進投融資平衡。監管部門加大改革力度,有望為資本市場帶來新類型的、更多的長期資金,增強市場韌性與活力。”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
監管部門已明確,加速構建一二級市場平衡新生態,實現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該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監管部門、中介機構、公司和投資者的共同努力。監管部門需完善基礎制度建設,優化發行、上市、退市及相關配套制度,促進居民儲蓄向長期資本有效轉化,并倡導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中介機構要勤勉盡責,為各方參與及合理定價提供條件;投資者要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性看待破發、退市常態化等現象。
17:38 | 中船應急: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 |
17:38 | 中牧股份:5月19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7:38 | 中洲特材: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市場... |
17:38 | 珠江鋼琴:關于聘任公司副總經理的... |
17:37 | 神馳機電:公司目前不涉及機器人及... |
17:37 | 石頭科技: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7000... |
17:37 | 蜀道裝備: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客戶提... |
17:37 | 泰恩康:5月12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17:37 | 天普股份:5月16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7:37 | 天味食品:4月份公司未實施回購 |
17:37 | 萬邦醫藥:5月16日將舉辦2024年年... |
17:37 | 仙琚制藥:關于收到炔雌醇環丙孕酮...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